关键材料领域实现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突破、建成投入加氢站不少于30座,实现不低于3000辆,满足示范城市群实施应用需求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4月21日,《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发布。

当前,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氢能产业作为清洁的低碳能源受到国家和地方多项政策支持。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氢能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仅仅一个月之后,南海再次抢滩布局,以氢能产业先行区域的姿态发布未来三年的具体行动计划。站在聚光灯下,该《行动计划》制定了哪些“作战图”?又将给南海氢能发展带来什么改变?

1氢能产业已走上时代大舞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受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关于氢能的研究就悄然兴起。年来,伴随全球气候加速恶化,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以及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过渡和转换的重要桥梁,成为减碳的“关键先生”。

事实上,南海早已清楚认识到氢能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前布局,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发展氢能产业的区域。2009年,敢为人先的南海成功引进广顺新能源燃料电池空压机生产项目,积极探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制;2015年,南海建立起国内首个加氢站审批、建设、验收流程,填补国内相应空白。

2011年和2013年,南海区和全国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先后举办了两届氢能与燃料电池国际峰会及论坛;2017年和2018年,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先后举办了两届氢能周;2019年起连续三年,每年举办一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政府官员、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家和企业参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氢能产业交流与展示台,也是南海区氢能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走上大舞台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央和地方把发展氢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密集出台一系列氢能政策,加强氢能技术研发,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北京提出到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上海提出到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深圳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合,南海区发改局局长叶新直言,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加速、各地发展氢能产业热潮涌动的情况下,南海氢能产业不进则退、进慢也是退。

氢能产业是南海“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和代表产业,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等诸多高端制造领域,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行动计划》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有助于促进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高端制造产业链发展,加快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化等绿色经济发展步伐。

细看《行动计划》,围绕构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体系、推进加氢站和氢源等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氢能多元化商业化应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等四方面,南海提出了清晰目标和具体任务。

“南海把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对广东乃至全国氢能产业都有带动作用。”仙湖实验室党委书记史四卿表示。

“这个行动计划‘顶天立地’,既是国家、省市所需,也是地方发展需求。”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说,《行动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南海氢能产业厚积薄发的优势,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氢能技术不断进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纾解氢源短缺、加氢设施不足难题

4月26日,一辆车身上印有氢燃料电动城市客车字样的公交车在南海街头驶过。与普通公交车不同,氢燃料电动客车靠氢气供能,并不烧油。

目前,南海是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已有855辆氢能车辆投入运行,其中公交车397辆。但与此同时,氢源短缺是制约南海乃至佛山市、广东省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加氢网络的不完善和个别领域标准规范的缺失也制约了氢能车辆推广应用的步伐。

仙湖实验室副主任、智能氢复合动力车辆技术研究院院长周飞鲲说,氢源与地缘因素关系密切。他建议南海因应城市群规划,充分发挥不同城市在产业链上的各自优势,破解南海及周边涉氢化工产业缺乏、可再生能源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南海可以借助江门、阳江、茂名在风能、核能、化石能源制氢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氢供给体系。

去年,由康明斯公司与中石化恩泽基金成立的合资公司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海丹灶。该公司将以领先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在南海进行本地化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以水电解技术加可再生能源制氢科技,共同推进绿色制氢方案的发展,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

《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动长海电厂氢能源综合利用及大宗气体配套项目和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加氢母站等氢气保供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区外供氢和区内制氢相结合的氢源供给体系。

瀚蓝(佛山)新能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同乐介绍,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加氢母站可将餐厨处理、制沼气、沼气及富氢气体制氢、加氢服务、环卫及收运车氢能化运营等产业和环节打通,形成可复制的氢气制、加、用一体化模式,计划年内在南海建设一个设计规模年产约2200吨氢气的制氢项目。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南海要建成投入加氢站不少于30座,制氢产能不低于20吨/天,车用氢气终端售价原则上不高于35元/公斤。

“南海区现在完成了11座加氢站的建设,今年还有3座要建设完成;到今年年底,南海将实现商用加氢站的镇街全覆盖。”南海区住建水利局副局长李森文表示,为加快加氢站的建设,南海出台了系列举措,比如要求新建加油站必须配建加氢站,制定了固定式加氢站和撬装式加氢站的审批、验收流程,制定了加氢站建设运营补贴,以减少加氢站投资者的建设压力。

3提升氢能全产业链竞争力

40多方公里土地及辐射区域内,超百家氢能企业与机构;拥有一家省实验室,已经吸引百名科研人员参与……年来,南海区丹灶镇氢能产业涵盖氢气生产储运及设备研制、加氢站设计与建设、燃料电池及系统等多个环节,形成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

丹灶镇委副书记冼增强表示,《行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开创的政策探索,接下来丹灶将加大力度推进龙头企业的招商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全力打造一流的氢能产业营商环境,并借助仙湖实验室、“院士小镇”等重大台,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南海氢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丹灶对于氢能产业的探索,也是南海完善政策扶持,系统构建氢能高质量发展体系的缩影。

去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批复,同意北上广等三个城市群作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其中佛山作为广东示范城市群牵头城市。广东示范城市群力争到示范期末实现八大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完善的燃料电池汽车政策体系等。

南海作为佛山氢能产业主要集聚区,有责任和义务为佛山扛起大旗。《行动计划》提出,在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领域实现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突破,燃料电池8大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均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综合测试,满足示范城市群车辆配套应用需求。

“氢能产业是新兴产业,从核心零部件到电堆、系统,再到整车的应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大有文章。南海提出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对于带动地区产业链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史四卿说,仙湖实验室也将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的主线,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助力示范城市群目标的实现。

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布局氢能产业已超过10年,开创了氢能领域多个“全国第一”。接下来,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基础网络建设、多元化商业应用的同时,还要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氢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部分法规、标准规范仍存在缺位,制度障碍和政策瓶颈依然存在。对此,《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推广应用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车辆推广应用、氢能基础设施保障等领域,促进氢能技术研发和生产、消费应用;研究制定通行差别、停车优惠等通行便利政策体系。

而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涉氢安全问题,南海区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彭嘉贤介绍,将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结合氢气制、储、运、加等应用进程,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及时有效应对各类氢能安全风险,支持氢能多元化应用探索。(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李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