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随着天气转晴,广州珠江沿岸一顶顶帐篷分外显眼。这一休闲新时尚的形成也得益于空气、水等环境质量提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5年来,广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2018年,广东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夯实美丽广东根基。2020年底,广东高质量完成全部9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各项攻坚硬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结果获评“优秀”等级。2021年起,广东转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阶段,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新突破。

5年来,全省空气质量提升、河流重焕生机、土壤风险可控,山川河流、蓝天绿地上演了一场“易容术”“变形记”。

创新制度:破“九龙治水”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创造了无数发展奇迹,却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旧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等局面。广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1+1+9”工作部署统筹推进。

以上率下,率先示范。广东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省第一总河长、省总河长,并担任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总指挥、总指挥,挂点督战污染最重的茅洲河、练江,带动全省形成众志成城的攻坚态势。全省8万余名五级河(段)长广布各地市、县区,横跨多个职能部门,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环境问题往往涉及多地。广东创新建立“流域+区域”跨市治理合作机制,协调解决流域城市间上下游、左右岸问题。多地也成立流域管理中心,力破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层级和不同单位之间调度不畅、多头管理的问题。

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广东碧水攻坚战向纵深推进,针对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的严峻形势,逐渐探索形成“大兵团”作战等治水策。

在治水一线,国企、省企成为治水“主力军”,一批环保工程迅速铺开,通过“大兵团”作战超常规补齐治污设施。在茅洲河,深圳以“一切工程为治水让路”的决心推进,高峰期施工作业面1200余个,东莞段最高峰时段作业面360余个。在练江,汕头段高峰期流域内一线施工人员达9000余人。同时,多地深入社区、镇村下“绣花功夫”,推进雨污分流,从源头截住污水。

在聚力解决存量污染的同时,广东多措并举从源头防控增量污染,通过成立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零容忍”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生态损害赔偿、污染举报重奖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政府、企业、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日益形成。

诸多治理策略下,多条污染河流取得转折性成效。到2020年底,全省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清零。2021年,治水效果继续凸显,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89.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0.2%。

而在群众身边,曾经影响生活品质的黑臭水体,经过全力治理也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列入国家整治清单的527个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一条条河流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在农村,随着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全省民生实事任务中,各地因地制宜建起处理设施,到2021年底全省超7000个自然村新增开展治理,农村环境日益改善。

治差水,更保好水。从2018年开始,广东“铁腕”整治1412个水源地环境问题,饮用水源水质连续数年100%达标,居民的“水缸子”有了更安全的保障。

精准治污:从源头抓起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我省有深圳、广州等6座城市进入前十,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事实上,这得益于广东早发现、早研究、早部署,大气治理在全国率先转向“以臭氧污染防控为重点、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的新目标,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上探索出新路子。

2018年,广东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公交车电动化步伐,珠三角公交车全面实现电动化,不断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时,全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日益提高,推动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此外,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治理PM2.5,佛山在全国首创黑烟车限行抓拍扣分处罚、广州关停多台燃煤发电机组等,有效治理空气污染。

随着广东空气质量提升,臭氧作为空气首要污染物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广东探索出“突出减排、狠抓重点、精准降超、应急削峰、省市联动、区域联治、专班指导、探索示范”的治理新思路,创新“监督指导+专家帮扶”机制,整合院士专家团队建立省大气污染防治“硬任务”攻关攻坚中心,并统筹协调5家科研单位团队驻点帮扶重点地市。

在治理中,针对生成臭氧的前体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广东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销号整治,督导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达标排放,对重点区域、敏感点以及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同时,精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管控,交叉检查重点监管企业,全省在用122台燃煤火电机组和68台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583家重点监管企业完成VOCs整治。

得益于精准的源头治理,到2021年底,全省大气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7年达标,AQI达标率达94.3%,PM2.5年均浓度达22微克/立方米,全国排名第三。

环境提质:促“生态蝶变”

5年来,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正转化为广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多样化生态产品。

以河长制为抓手,广东到2021年底已建成2900公里高标准碧道,并接续治理中小河流,一条条“垃圾河”“洪灾河”成为一道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风景带和生态廊道。

守住风险底线,广东稳步推进土壤污染环境系统防治,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下降20.5%约束性目标。

加快推进的垃圾分类工作日益成为群众生活新风尚。目前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5%;危废处置能力超770万吨/年,基本满足全省需求,疫情医疗废物100%实现安全无害化处置。

森林进城,身边增绿,广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珠三角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众居住品质持续提升。全省累计已有25个市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5个区县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深入推进的污染防治也加快倒逼产业转型。多地逐步转变思路,以污染防治为契机,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和产业升级,曾经的黑臭河如今成为经济发展的“活力廊”。

在茅洲河,沿岸的旧工业物流园,变身为科技展示与生态体验交融共生的科技公园,老旧厂房转变为工业文明展示馆。据初步测算,深圳段通过治水仅释放土地价值就超1000亿元。而随着碧道建设纵深推进,沿岸生态环境品质提升,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相继入驻,更多科创与孵化平台落地扎根。

如今,漫步东莞华阳湖,堤绿水清,昔日黑臭的“龙须沟”已是国家湿地公园。随着环境改善、产业升级,优美水乡的“颜值”吸引多个科技重大项目落户周边;随着汕头潮南、潮阳纺织印染中心建成,当地构建集纺织印染、供水、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当地传统支柱产业向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撑。

基层实践

云浮新兴:

依托碧道打造

“水生态”名片

在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的太平凤凰湿地公园,漫步公园内的新兴江共成河碧道,空气清新、水清岸绿,湖面白鹭纷飞的身影倒映水中,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这里的水又黑又臭,现在修建了湿地公园,环境好了很多。”新兴县太平镇民间河长黎洪林说。

共成河是新兴江五大支流之一,而新兴江作为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对西江水质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以河长制为抓手,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体系,经过这些年治理,解决了历史欠账,水环境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新兴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陈小剑介绍,从启动新兴江整治至今,五大支流水质都有了明显好转,以共成河为例,水质已从整治前的劣Ⅴ类,稳定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

陈小剑说,考虑到当地多为小支流及小微水体,近年来新兴县依托当地特色,结合自身自然条件及旅游文化资源,持续推进“小微碧道”建设,成为当地河湖长制工作的一大亮点。

新兴江的变化是云浮依托碧道打造“水生态”名片的缩影。近年来,云浮在河湖治理与碧道建设上双向发力,促进河湖生态提质发展,截至去年底已完成碧道建设共110余公里,全力构建“一廊三带、五城八园”碧道格局。同时,新兴县将碧道建设与美丽圩镇创建相结合,有力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

目前,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2900公里碧道,其中水质优于Ⅲ类(含Ⅲ类)的河流增加了232.3公里,生态岸线增加了1169公里,今年将再建成碧道1800公里以上。(●南方日报记者张子俊李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