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为了抓产业,湖南最近放出一波“大招”。
2月6日,湖南发布《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稳增长20条”)。其中,培育壮大产业动能,政策“含金量”十足。
【资料图】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产业发展、“五好”园区建设……一条条干货硬货,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出台有何深意,对产业发展有何影响?
侃财君独家采访了省工信、财政、科技、商务等部门,请他们对相关政策进行权威解读。
经济稳增长,主体是企业。“稳增长20条”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00家以上,新增百亿企业7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1个……2022年,我省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行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优质企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玻璃面板行业龙头企业蓝思科技落户浏阳经开区。
“稳增长20条”再添一把火。对新晋制造业百强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百强企业,新获评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等,给予资金奖励。尤其是对新获批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3年最高可给予600万元奖补支持,额度创历年之最。
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今年,我省组织实施“智赋万企”行动。“稳增长20条”明确,数字经济领域的试点示范项目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车间可获得资金奖励。
“让更多企业插上智能化翅膀,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省工信厅厅长雷绍业表示,“智赋万企”行动支持打造一批数字领航企业,加快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同时,省工信厅将主动作为,确保政策尽快落地见效,为实现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园区是经济发展主阵地。
自2021年提出建设“五好”园区以来,我省产业聚集度、园区亩均效益稳步提升,园区经济呈现“加力加速、高质高效”的良好势头。
“稳增长20条”支持“五好”园区建设,让园区“优等生”变得更优。比如,省级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奖补500万元;综合评分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排名双进位,园区最高可获资金奖励500万元。从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中,专门安排2000万元,对在“五好”园区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
数据显示,我省园区开放型指标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排名相对靠后,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偏低。“稳增长20条”靶向发力、精准出招,对省级认定的国际政府间合作园区,奖励500万元;对被评为全省“开放十强”的省级以上园区,奖励200万元。
“用真金白银激励园区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引导园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说。
经济稳增长,重点在产业。“稳增长20条”分类施策,助力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加快提升,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我省工程机械产业规模领先,但产业链配套能力仍有不足。“稳增长20条”对症下药,把吸引省外(含境外)投资作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招,对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补链延链项目给予奖励。
在山河工业城里依次摆放的基础装备系列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石化等“新三样”产业来势看好,一大批重大项目由省级统筹推进。“稳增长20条”精准配套,提出对推动“新三样”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在财政资金申报、银行贷款、用地、用能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
经济稳增长,创新是关键。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稳增长20条”落在实处。落实企业研发分类奖补政策,对列入省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按其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的12%给予补助,奖补比例比一般企业更高。“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2023年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省科技厅副厅长周斌说。
“稳增长20条”首次提出,科技人才类项目经费最高可按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据介绍,以往项目经费由项目组所在单位统一管理,必须用于项目研发使用,不能用于个人。新的政策意味着20%的经费可以奖励给个人,这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这次推出的产业支持政策是以往政策的延续和升级,不仅注重量的增长,也聚焦质的提升。”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沈启秀表示。
作者丨谢卓芳 王铭俊
“稳增长20条”提出培育壮大产业动能,相关政策迅速在园区、企业传开,引发热烈反响。
2月9日,“获批国家‘小巨人’企业,湖南最高奖600万元”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忠格外开心。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是“稳增长20条”的着力点之一。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百强企业等,都有机会拿到真金白银“大礼包”。
金阳烯碳在碳基材料、石墨烯材料领域深耕10余年,2022年升级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小巨人”撑起大创新。刘建忠表示,“稳增长20条”政策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也将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勇当创新主力,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
“制造+服务”,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屈辉现表示,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平台建设、专业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投入不少,奖励资金可直接为企业减负,引导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迸发新动能。
“湖南‘稳增长20条’政策抓住了重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欧阳日辉一直关注湖南数字经济发展。他认为,政策通过奖励试点示范项目、标杆企业和应用场景,将资金匹配到国家战略方向的企业和项目,也向社会发出强烈导向信号,从而更加精准地助推湖南数字经济发展。
“稳增长20条”以超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该系统为自主研发、全球首创。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5亿元,研发投入5400万元,超过当年营业收入10%。
中车智轨“出海”首交付
公司财务总监周剑算了一笔账:按照企业研发分类奖补政策,公司可申报研发奖补232万元。“奖补资金投入企业新一轮技术研发,形成产业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周剑说。
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我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全力突破工程机械高速高压液压柱塞马达关键技术,产品已进入试制阶段。公司总经理袁振表示,在“稳增长20条”支持下,企业将加快技术攻关步伐,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提升我省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如何让人才创新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稳增长20条”明确,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经费最高可按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
“湖南真正将科技人才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技术研发的杨本涛说,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年科技工作者难免有经济负担。新的政策可以让科研人员减少后顾之忧,更加坚定地用“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来做科研。
2月8日,山河智能价值1.2亿元的200多台套产品从长沙、湘潭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
“刚立春,‘及时雨’就来了。”山河智能副总经理龙居文仔细研读“稳增长20条”,支持工程机械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让他印象深刻、拍手叫好。
在望城经开区,湖南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一期建设现场,成片厂房拔地而起。该项目计划投资75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20亿元。
“抓产业,湖南力度大、措施实。来湘投资,我们很安心、更有信心。”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孔祥鹏表示,“稳增长20条”出台,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湖南发展动能。将扎根湖南,做强做优做大产业,助力长沙打造千亿级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
园区是产业主战场。“真金白银、真材实料、真心实意,‘稳增长20条’为园区和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沅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选才说,把沅江船舶制造作出特色,把中联重科搅拌车沅江产业园做强做大,把“辣妹子食品”打造为中国辣椒第一股……锚定目标,大干快上,让好政策发挥出好效果。
全力“拼经济”,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产业项目建设开足马力。“政策鼓舞人心,努力进位争先。”岳阳市云溪区委副书记、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勇表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等、一天也误不起”的状态,加大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等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丨曹娴 尹虹 王铭俊 邢玲 周磊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兴则国富民强,实体经济运行出现困难,则会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实体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企业,所以全力帮扶实体经济的落脚点就是对企业的帮扶,重点是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纾困。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了来自供需两方面的挤压。部分中小微企业承压,不得不减员降本。于消费者而言,在对未来就业、收入等方面预期下行的背景下,其消费欲望会受到压制。这些负面冲击最终将聚焦在市场主体上,进而削弱实体经济中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的活跃程度。这种情况在短期内难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扭转,应当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宏观调控的经验,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来畅通经济循环,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目前来看,湖南结合本省实体经济运行面临的实际情形,有针对性地出台金融、财税、就业、用能等帮扶政策,通过增信贷额度、降融资成本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通过财政补贴和降税费来降低企业当期运营成本,通过降低用工成本来保障用工,同时组织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对接来拉动就业,通过能源保供和物流系统优化来保障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运行,可以说是多措并举。因此,善于从供需双侧发力,改善企业运行的微观环境,是提振市场信心,畅通内循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趋稳、好转的重要抓手。
(作者:胡麒牧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