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满延坤长沙报道
(资料图片)
被拐多年的邹见山重走码头(详见潇湘晨报2月15日A06版、2月18日A05版报道)后的第二天,好消息传来了——岳阳湘阴县文谊新村(原狄新村)村民张伟在看到潇湘晨报·晨视频对邹见山寻亲的报道,以及宝贝回家发布的短视频后,联系上宝贝回家志愿者罗博鹏。张伟提供的一些信息与邹见山零碎说出的信息高度吻合,也成了寻亲的核心线索。目前,宝贝回家志愿者准备联系邹见山的疑似亲人采血,再由公安机关加急鉴定。邹见山将被送往长沙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待一段时间,等待团圆时刻。
2月17日,在湘阴多处码头寻找了一天的邹见山,由于没有找到与记忆中相符的地点,被暂时安置在湘阴县城市救助服务中心。不过,他提供了很多新线索:记忆中的码头附近有菜市场、派出所,还有烧红砖的工厂;码头附近的河堤可以坐车,经常有多名车主吆喝;妈妈叫“小和平”(音译),弟弟叫“纪有才”(音译)。
报道发出后,2月18日晚,一名叫张伟的村民通过短视频平台联系上宝贝回家志愿者罗博鹏。张伟在视频下方评论:“问问他记不记得住在茶厂里的记忆。”张伟介绍,他们村(樟树镇狄新村)以前有一户这样的人家,姓徐,男主人是杀猪的,女主人是贵州的,后来改嫁了。
罗博鹏与对方进一步联系,得知张伟是樟树镇文谊新村人。“以前是狄新村,现在合村了,叫文谊新村。”张伟还介绍,邹见山的本名应该叫徐培根,有个弟弟名叫徐有才,爸爸在大约1996年去世了,之后妈妈改嫁,把两兄弟都带走了。
“邹见山的妈妈很胖,个子不是很高,皮肤不怎么好。他跟他爸爸有点像,尤其是眼神很像。”张伟说,邹见山记忆中的菜市场,就是以前位于樟树港的市场,现在已经拆掉了。
2月20日,记者联系上张伟。“我今年40岁了,比邹见山大一些,因为我们两家住得不远,小的时候他经常跟我一起放牛。”张伟告诉记者,在湘阴话中,“徐”和“旗”读音差不多,因此,邹见山把弟弟的名字记成“纪有才”也是说得通的。
张伟回忆,以前的狄新村有种植茶叶与辣椒,不远处的码头旁边就是派出所和砖厂。“1996年之后,我就没见过这一家人了。之后有一年过年时,我听别人说,这家人的大儿子被舅舅带去贵州之后走丢了,妈妈改嫁之后,住到河对岸去了。”
同时,张伟还提到,邹见山的老家不住在码头周围,而是在村里的茶厂附近。“码头距离他的家大概有1.5公里,邹见山之所以对码头的印象很深刻,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常在码头旁边玩耍。”张伟说,让邹见山有印象的码头不是轮渡码头,而是一个货运码头。
“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是,邹见山的妈妈和继父在贵州,弟弟在江苏,准备联系他们采血,之后再由湘阴县公安局加急鉴定。”罗博鹏告诉记者,长沙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准备将邹见山接回去,先让他在长沙待一段时间,等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如果确是亲人,再安排认亲。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