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华声在线3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杰 王楠清 全媒体记者 余蓉)数字化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3月23日,湖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长沙县开慧中学召开。来自全省的专家、各市州教育信息化负责人、外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等共同研讨探索构建数字教育、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会议由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智能课堂与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主办,长沙县教育局承办,长沙县开慧中学协办。全省5200名中小学校长及信息化教师参与线上会议。
长沙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文杰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所需、改革所向。长沙县教育系统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和各位兄弟市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提供强大动力,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研讨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中小学信息课数字化转型趋势研究”“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农村学校实践”等主题,就目前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分享。
湖南农业大学沈岳教授带来“重核心素养 育数字人才”主题讲座。讲座从“重核心素养 育数字人才”“数字孪生校园平台下的教育模式的思考”“中小学信息教育提质思考”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演进趋势。他表示,基础教育而言,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孪生校园的建设将汇聚教育资源、变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挖掘海量数据,形成智慧“大脑”。数字孪生校园将传统教育逐步转化为智慧教育,实现未来学校的目标。
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黄旭作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护航智慧教育建设”专题讲座。他从“网络空间进入法制时代”为引,解读《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部法律,对学校网络安全工作提出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厘清网络安全资产、提高应用系统安全、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培训等建议。
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少云进行2022年工作汇报,并解读2023年工作规划。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石福新对中小学数字孪生校园光网络建设规范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就《中小学数字孪生校园建设指南(试行)》校园光网络建设提出思考。
研讨会上,长沙县晒出了区域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成绩单。长沙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43所、学生244076人。全县中小学校园网全覆盖、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城域网抵达全县每一间教室。长沙县积极融入长沙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行动,三年投入近2亿元用于智慧教育,2021年获评“长沙市智慧教育示范区优秀创建区域”。近几年来,已建成县级未来学校创建校10所、市级未来学校创建校7所,建成智慧校园12所。2021年新升级的“长沙县课程智慧云”,实现三个课堂真正融合。线下的教研、评审、竞赛都可在平台组织,2022年通过平台开设专递课3000余节,开展名校直播742场次、县级网络教研活动14次、县级评审活动28次,充分发挥了智慧平台赋能教育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