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20年8月,针对中山新时期青年工作,《中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下称《规划》)发布,意味着中山市成为全省首批出台市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地市之一。2021年12月,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从顶层设计到机制体制理顺,从阵地建设到创新创业政策出台,构建完善中山市青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四梁八柱”工作在全市铺开。一年多来,中山市党管青年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市镇两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石岐街道入选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国家级试点地区,南区街道、小榄镇入选首批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综合试点……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中山走出独具特色的路径。

向基层延伸

构建服务青年的资源枢纽

青年优先发展,首先在于服务青年理念的确立。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落地以来,一个更为系统、更加深入、更具有操作性的青年服务体系逐渐成型——

一年多来,由市委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联系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担任召集人的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逐步建立,中山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阵地建设空前加强,打造出党管青年的中山样本。围绕“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队建,充实青年工作力量和组织支撑”理念,中山全面建设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团干部队伍,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全省首个实现学校和村(社区)少工委全覆盖,在全市27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青年之家”120个,构建服务青年的活动终端和资源枢纽。

一年多来,中山青年普惠性政策接连出台,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扎实推进,营造了团结青年的友好环境。比如,中山市出台《中山青年人才奖励金》《中山市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落户中山津贴》等政策34项;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4.6万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覆盖团员青年超222万人次,开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学习40849场次;组建“青年讲师团”宣讲队伍100多支,开展宣讲388场,覆盖青年超10万人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现高中高校全覆盖;由3600多名队员组成的“战疫青年突击队”累计提供志愿服务7760小时;133支“四最”青年突击队投身攻坚战,锻造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任的新青年。

一年多来,中山共青团“雏鹰归巢”计划构建高中+大学+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跟踪服务体系,市镇两级累计开展青年人才主题活动140多场次,参与人数近万人次,持续开展“展翅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累计开发实习实践岗位超过10000个。

激发新活力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我在香港长大,在美国读博,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未来可期,所以我选择了这里。”今年9月,央视《朝闻天下》用超长篇幅报道了中山吸引和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康天晟合潘洪辉博士的创业故事,这是大湾区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的典范。

青春活力,根植于好的土壤。《规划》实施以后,大力促进青年就业与创新创业举措成为中山青年工作的亮点之一。中山积极开展“创青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等青年创新创业主题赛事,高质量打造72个市级以上科技孵化载体,认定243个见习基地,并推进创业集市、创业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此外,中山还试点设立“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专窗”,开通粤省事“青年人才专区”、打造中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积极引导港澳青年创业就业。

中山重点实施的非公经济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青年企业家、农业企业家等经济类青年社会组织为载体,通过打造“美丽乡村行”人物专访等品牌,开拓新思路、激发新活力。

中山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欧阳洁留学结束后选择回乡发展。“我也看中了中山的发展前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山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欧阳洁说。近年来,中山相继出台了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激励更多年轻人回乡就业,欧阳洁也享受到这一利好政策环境。

观察眼

奋力谱写“少年英雄出中山”新篇章

今年7月,有一段历史影像资料在网络走红。视频中,一群青年组成的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这是60多年前中山县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劳动的场景。当时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于是有了由团小组倡议、党支部组织的青年突击队。1955年,同志为《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合作社青年突击队》一文写下“四最”按语,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山青年。

20世纪80年代末,一名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青年,嗅到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果断南下,在中山一家电子厂担任厂长。他就是那个时期中山“青年创业者”的标志性人物——用五年时间把小霸王从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产值10亿元电子公司的段永平。

90年代初,财经作家吴晓波来到中山,对“年轻的中山人”印象深刻:“那时候觉得,中山真的非常年轻,是一个年轻人在轻工产业领域创业的标本城市。”

从农业生产到工业社会,青年始终是城镇建设的活力代表。在湾区时代,中山依然是全省“最青春”的城市之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山近十年人口净增129.72万,人口密度超过了2400人/平方公里,15—59岁人口占比在珠三角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东莞。

如何吸引青年、发挥好青年力量,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永恒命题。作为全省第一批出台市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地市之一,中山尤为重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根据青年所需,提供城市所能。

比如,《规划》根据新时期人才集聚、产业布局、城市发展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聚焦青年发展的八个重点领域,不仅有前瞻性、引领性,更突出操作性、务实性,让政策落地更有温度。如开展中山青年租房住房现状、压力及策略研究,试点推进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就是让青年享受到实实在在安居优惠及便利,这些都体现了对青年生活中“痛点”的关注。

作为试点的石岐街道、南区、小榄镇的工作也出新出彩。如石岐街道深入实施“领航计划”,推动“文脉计划”实施,将“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纳入石岐街道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南区街道推出红色引航计划、智创青春计划、心灵港湾计划等“七大计划”。小榄镇立足打造“湾区智造活力小榄”,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共青团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青年发展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中山更是在短时间里频频布局,探索青年发展工作的中山样本。

11月13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到火炬开发区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调研园区建设和创业企业、团队发展情况,强调要抢抓“双区”和深中通道建设历史性发展机遇,推动中山成为海内外人才创业的热土。新征程新担当,团中山市委开展中山市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专题调研,并且推动建立中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全市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等八大领域进展进行数据监测,同步提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主要思路和对策建议,包括健全完善人才引培机制、深入实施“香山英才计划”等,这是中山建设“青春之城”的下一个蓝图。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山全市上下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之际,需要更多的青年投入这场建设大潮、时代洪流当中来。相信在《规划》落地开花结果的过程中,能够激发更多的青春力量、凝聚更多的共识参与中山新一轮大发展,谱写出“少年英雄出中山”的新篇章。(●苑世敏蔡刘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