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冬日,白雪覆盖了吉林省松原市莲花泡农场的整片田地,不时刮过的北风将树枝吹得嘎吱响。水稻种植户曲汉斌麻利地将小铲子、卷尺等工具装兜,在确认好手机也在身上后,便大步流星往自家搭建好的水稻育苗大棚走去。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曲汉斌打开手机里的土肥管家APP,详细地查看起里边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各种提示。“我家一共5垧地,种子和化肥全都备好了。通过这个app,我可以随时随地查不懂的地方,它指导我什么时间播种,怎么施肥,怎么管理。”

之前,曲汉斌靠经验施肥,导致用肥过量,造成田里的氮、磷、钾含量偏高。去年,松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技术人员通过开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信息化等服务,帮曲汉斌将每亩用肥量减少10%,省下300多元,而且增产了10%。“之前的产量也就是每公顷一万六七左右,这几年几乎都达到每公顷2万。”

松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刘国东说:“这项技术能让农民更了解田地的养分指标,能测定出目标产量,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每亩地每年能够节省二三公斤肥料,一公顷就能节省50公斤左右,肥料利用率已经达到40%以上,达到国家的要求,也得到了农户的充分认可。”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刘明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