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暮春4月,正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在开封市通许县四所楼镇35000多亩绿油油的蒜地里,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只见三五成群的农户正忙着采收蒜苔,一捆捆鲜嫩翠绿、香气扑鼻的蒜苔堆满地面,又不断被运往村里的交易市场,分拣捆扎、打包装车,大伙儿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我们村的大蒜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大蒜长势不错,市场价格也蛮好,现在蒜苔收购均价达到2块一斤,最高到了5块一斤,蒜苔加上蒜头一亩最少有6000元的纯收入,家家户户的大蒜都能卖上好价钱!”看着一辆辆装满蒜苔的货车,四所楼镇赵辉村支书黄合生信心十足地说。

作为四所楼镇“四宝”之一,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蒜苔鲜香脆嫩,营养价值高,蒜头瓣大香辣,含蒜油多,经常在田间地头就销售一空。近年来,通许县四所楼镇立足产业优势,坚持以党建作为解锁产业发展的总钥匙,以组织引领、技术帮扶、品牌拓销等为主要抓手,为大蒜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拨响了群众致富增收金“蒜”盘。

强组织、重引领,掌好发展“舵”。镇党委按照“一镇两园三基地”农业产业规划,深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农户利用冬闲田开展“大蒜—小麦—玉米花生”轮种,大力打造通许县“蒜乡”小镇。四所楼镇从人才入手,在招聘事业、公务员、选调生等人员时着重吸收农业技术人员,实施“1+1+N”工作机制,即“1名副职班子+1个党员技术服务队+N名农户”,加大对种养成立大蒜产业帮扶专班,列出产业发展问题清单,及时为农户“想点子、支实招”。目前,四所楼镇陈庄村帮扶专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累计对接600余户种植户,探索解决产业路、订单销售等产销难题50多个。实现稳粮增收双赢。

抓技术、提服务,划好发展“桨”。组织镇公务员农技人才、党员种植大户、农村土专家等10人成立技术服务队,在生产黄金期循环开设“空中课堂+田间课堂”,通过网上听、课堂教、田间学、地头练,开展大蒜技术规程指导和培训2000多人次,解决蒜头软烂、独蒜个小等技术难题70多个,成功培育大蒜种植本土人才100余名,激活“蒜乡”人才引擎。

树品牌、拓销路,扬好发展“帆”。积极推广“互联网+村村通”模式,引导合作社骨干、种植大户开网店、做直播,培育发展大蒜电商,拓宽大蒜外销和群众增收渠道,培育懂农业、懂网络、懂市场的“新农人”。打造杞县、通许交界1公里交易长廊,建立信息交易平台,通过合作社发布收购信息,联系农户和客商在市场交易,实现家门口助民增收。目前,交易收购商多达40多家,旺季日交易量150万余斤,去年全年交易量达33700余吨。来自杞县的蔬菜企业负责人刘先生说:“我们来四所楼收购蒜苔蒜头好几年了,每年差不多要收100万余斤,但远远达不到需求量。通过提前下订单,我们的货品产量和质量有了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