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一世,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不会做别的,走不出去,只能规规矩矩做个文物守护人,以虔诚的脚步丈量每一方土地。”这是代县人原雪瑞的自白,从自发考证记录家乡历史,到正式成为一名长城文保员,今年54岁的老原,在守护家乡文化的路上,已经走了大半辈子。

长城守护人原雪瑞。摄影 楚尧

代县,历史文化遗存厚重,全境444处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明朝开国以后,朝廷为阻止退缩到漠北的元朝残部危害中原,依托雁门关长城(含白草口长城)在代州腹地,重筑增设的三十九堡十二联城,堪称雁门军事防御体系一道军民统战联防工事。可以说每一座城堡,都是一部立体的战争史、一座前沿的桥头堡和一处边贸的集散地。原雪瑞出生在代县长城脚下清熙堡内,从小听老人们讲着长城风云长大,他最喜欢的就是杨家将与雁门关的故事。


(资料图)

雁门关素以中原门户著称,自古便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之说。但对当年的原雪瑞而言,雄伟的雁门关只存在于历史传说里。“当时雁门关关楼损毁严重,只剩一个土疙瘩,后来雁门关重修,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在他看来,现在矗立在雁门山上的关楼,既体现其原有历史价值,也能看到新时代的价值,是对长城精神的一种延续。

原雪瑞摩挲山崖中的碑刻。摄影 楚尧

“文物承载历史,割断历史就像一个家族不能认祖归宗一样。”从年轻时起,原雪瑞就开始有意寻访古迹,搜集整理散落在长城内外的文化碎片。代县多山,老原在崎岖山路上常常一走就是一整天,“一个人在山里,遇上野鸡突然飞起来都要吓一跳,更不用说遇上野猪这样的野兽。”跋涉一天,原雪瑞晚上回到家仍要坐在电脑前静静地整理记录,直到视力模糊才停下。

寻访的艰难,独自前行的孤独枯燥原雪瑞已经习以为常,他说,“别人感觉辛苦、枯燥的文物保护工作,对我而言往往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近些年,他已经集中整理出与长城、代县文化历史有关的五六十万字的资料。

“中华第一关”气势雄浑。摄影 楚尧

“原来我给大家讲长城,很多人都觉得离自己很远,他们更关心手里的饭碗,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代县文旅开始被整体带动,长城正在变成大家的‘金饭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消息让原雪瑞的信心越来越足。

“现在长城边的老百姓有时候遇见城砖脱落了,会主动捡回来,遇见垃圾也会随手捡拾,有游客破坏长城也都会第一时间制止。” 原雪瑞看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越来越让这里的每一位百姓感觉到“长城与我有关”。

今年夏天,原雪瑞计划组织一场“请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的活动”,把因风雨冲刷、人为破坏而脱落的城砖收集整理,为日后随时保护修复长城打好基础。

在原雪瑞看来,城砖不仅是历史的文化符号,更有沉甸甸的精神分量。他说,传说长城有定城砖,是修筑者留下的信物,如果被拿走长城便会垮塌,他也坚信这一点。但我们更相信,这些“守护人”就是长城的定城砖。

守好长城,讲好文化。随着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扎实推进,长城沿线将迎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发展,人们重新把目光投向长城、投向文化令原雪瑞感到欣慰,他不由感叹,“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孙瑞生 楚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