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池”水静易干涸易腐烂,就像社区里孤立的个体家庭、组织单位,“河”水动质清澈润万物,代表多元共治、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河池社区以“故事治社”为总体品牌,深入挖掘河池故事,推动居民自治,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汇集社区多方力量,形成社区治理新篇章。
激活社区潜能,培育自组织队伍,助力居民参与。一是广泛宣传,发掘居民骨干。项目启动后,社工深入走访了社区各个小区院落,与物业、楼栋长等联动,发放故事治社宣传单,以亲子活动撬动青年家长参与,以居民感兴趣、可参与、愿参与的形式激发居民的关注、了解、参与。二是活动聚人,组建故事队伍。发掘居民骨干后,通过组织故事文创制作和PK、讨论队伍logo设计、队服设计等参与式、协商式、持续性的活动把分散的居民个人凝聚成整体团队,并建立团队标识,形成团队氛围,提升团队能力。同时,通过编故事茶话会,培育具有工作能力、领导经验的居民骨干。通过培育“河池故事手作产品队伍”和“说书人自组织队伍”,故事治社有了更多的行动载体。
汇集社区故事,提高可视化呈现,扩大故事宣传。河池社区的故事类型较多、涉及面广,但是这些独属于河池社区居民的故事无人收集、无人整理、无人传播,许多已经逐渐消弭。为营造故事社区氛围,做好故事社区宣传推广,创新采用文字传、视频传、活动传三位一体的传播方式,让故事走进居民身边、走进居民心里、融入居民行动。一是编撰河池故事册。带动“说书人自组织队伍”深度挖掘河池故事,把居民故事、美德故事、达人故事、共治故事等内容,编撰形成《河池故事集》,打造河池文化故事产品,形成河池“故事文创一元盲盒”,以此吸引年轻人关注。二是拍摄河池故事片。联动故事创作社,将河池百姓故事社自编自导自演的《预防电信诈骗》等故事作品,形成影像化资料,借助社区电子屏幕进行宣传。三是推动故事进院落。引导支持自组织队伍开展“故事进院落”活动,通过居民故事收集、故事产品体验制作、故事产品售卖、故事册宣传发放等形式,以互动性、参与性、融入性的柔性方式把故事送到院落里。
引导队伍参与,推动自主化行动,深化故事作用。经过一系列的培育和实践,河池两支故事自组织队伍在社工的引导下发现老人智能手机使用困难、社区垃圾分类、社区养宠卫生问题等需求,梳理形成“爷爷奶奶的手机使用课堂”、“邻宝漂流 绿色循环”、“争当文明铲屎官”等5个志愿服务项目。据统计,这5个微志愿服务项目共计服务居民300人次。通过微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自组织队伍的能力,服务了社区居民,彰显了“故事育人、故事化人”的治理内涵。
探索造血机制,促进持续化参与,提升社区活力。一是开发故事产品,拓展造血载体。深入研究故事的内涵,把故事的内涵、图像、环节进行固化,以热缩片手工的形式进行具象化,制作成摆件、书签、挂饰、头饰、首饰等产品,既激发了居民参与的热情,又实现了故事的产品化。二是开发故事盲盒,拓展造血路径。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开发“故事文创一元盲盒”,紧跟当下年轻人的文化,以盲盒的未知性、惊喜性吸引年轻人,大大提升了年轻人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项目以故事文化为主题,以“故事化人、故事育人”为理念,以打造“人人都是讲述人、人人都是受益人”的良序善治社区为目标,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绘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学故事、评故事、品故事”故事演绎法,开展挖掘社区故事、培育故事组织、编辑社区故事、拍摄社区故事、展示社区故事等一系列行动,形成一个多方参与、路径清晰、特色鲜明的社区治理品牌模式。(图片由河池社区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