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间多地持续高温,但却抵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继五一旅游市场“井喷”后,端午假期旅游出行持续火爆。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资料图】
今年端午假期,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包括景区、酒店民宿、餐饮以及交通等在内的多个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也迎来旺季,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据携程6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部分旅游业态的恢复进展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其中国内门票业务等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已翻倍。
“龙舟游”火爆,带动文旅融合推陈出新
作为民俗大节,以赛龙舟为代表的各类民俗活动在端午假期期间备受瞩目。全国多个城市推出龙舟竞渡活动,传统的龙舟比赛在传承与创新下焕发新活力,带动出行订单大幅增长。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前两天,赛龙舟、包粽子、端午香囊等传统民俗体验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借传统节日的契机,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场景不断推陈出新,将非遗民俗、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群众文化生活。赛龙舟、吃粽子、唱山歌等传统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可能。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假日期间访问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各类非遗项目,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游客占比高达87.9%。
餐饮市场爆发活力
受居民出行、旅游热情高涨等因素的带动,多地的餐饮消费与端午假期的气温一样火热。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8.2%。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6月21日至23日,上海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约180亿元,其中餐饮业支付金额比去年节日同期增长104.4%。
同时,节令民俗食品——粽子也十分走俏,各大商家推出多种口味共食客选择。西贝提供的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21日“西贝杂粮粽”陆续上线售卖起至6月22日,全渠道杂粮粽销量同比去年增长663%。事实上,许多企业今年都在粽子口味上下足功夫,西贝也不例外,新推出了一款咸口粽“封缸肉糯米粽”。不仅如此,为吸引更多消费者,西贝莜面村门店还于端午期间开展了“甜蜜粽动员”主题亲子活动,消费者可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动手包粽子。
避暑新选择,电影端午档强势复苏
假期躲避高温的最佳选择之一就是坐在电影院看一场喜欢的电影。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端午档(6月22日至24日)电影票房为9.09亿元,取得了影史端午档票房第二的成绩,此外端午档观影人次达2249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80.08%。
今年端午档的影片不仅数量多,在市场表现上来看,国产影片跃居票房前位。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消失的她》上映仅3天,票房便突破5亿元,实时登顶暑期档票房榜;另外一部聚焦老年人爱情的《我爱你!》票房为1.5亿元,位居榜单亚军。
在端午节档期首日票房达到3.15亿元的背景下,次日票房达3.31亿元,这一成绩也超过今年五一档首日票房(4月29日)。对于此次档期的整体票房表现,业内感到惊喜并重振了信心。
夜间游人数占比高,暑期游提前开启
亲子游、毕业游、夜间旅游、康养旅游等细分市场的需求在这个端午节假期加速释放。其中夜间经济已然成为这个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亮点。
据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受高温及目的地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等影响,端午假期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达22.3%,较2022年同期大幅提高7.9个百分点。根据数据监测,端午节期间,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3625.3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4.97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38.8%。此外,飞猪平台上的海岛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6%,夜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3倍。
同时,由于今年端午临近暑期,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在亲子、毕业生等群体的带动下,暑期旅游市场将提前开启,释放积蓄已久的旅游消费潜力。
马蜂窝平台有数据显示,亲子游、毕业游搜索量在此期间持续拉升,平均热度涨幅分别为135%和115%。另由于暑期室外高温酷暑,室内场馆成为家长们一致的“遛娃胜地”。截至6月23日,暑期室内博物馆门票预订量环比上月上涨324%,全国海洋馆门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412%。
从端午节假期的各项数据来看,暑期游预定已开启。在暑期、端午、毕业季,多重效应的叠加下,今年的旅游旺季已提前吹响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