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海南省畜牧业协会、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等70余名代表走进海南文昌京基智农生猪养殖项目。通过现场参观与座谈交流,深入全面了解项目生态养殖创新模式,与文昌京基智农共商畜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海南省畜牧业协会供图)
(资料图)
(参观项目大厅)
活动现场,广东京基智农副总裁、文昌京基智农总经理王猛介绍说,文昌项目是京基智农秉持“打造省级一流生态养殖样板”的发展初心,助力解决海南生猪长期紧缺难题,投资10亿元建设的菜篮子工程,采用“6750自繁自养一体化”先进生产模式,设计年出栏生猪30万头;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和文昌市各级领导以及海南省环科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各位专家指导下,文昌项目针对臭气、固废、尾水等各类养殖废弃物,打造了全链条、全系统资源化环保处理工艺。
行业代表们通过参观固废处理中心、污水处理站,深入了解项目固废及尾水资源化工艺全流程,并通过考察项目种植产业区“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检视资源循环利用成果,从而全面了解生态养殖创新模式真实运营情况。
据了解,文昌项目在固废资源化方面,使养殖粪污在猪舍内固液分离后,经密闭输送系统100%进入高温好氧发酵罐处理,最终全部转化成初级有机肥,既可直接用于改善土壤肥力,也可进一步加工为精品有机肥用于各类农业种植,实现种养循环模式。
(参观固废处理中心)
(了解高温好氧发酵罐如何运行)
据介绍,在尾水资源化方面,文昌项目使用“固液分离+UASB厌氧发酵+二级AO处理+物化沉淀”核心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尾水可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作标准较严值,作为场内中水回用和周边土地灌溉用水。
(参观污水处理站)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是文昌项目生态养殖模式落地打造的种养循环农业样板。该基地利用猪场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利用处理达标的尾水进行灌溉,使套种的椰子与牧草产量收益持续提升,基地目前已完成第二批牧草的收割工作。项目配套的牧草种植区、红薯种植区等资源化利用土地面积已达到5030余亩,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政策需求。
实地考察后的座谈会上,两个协会与文昌京基智农围绕“探索生态养殖模式,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万长华主持会议,行业代表们就文昌项目环保技术、生态养殖模式、降本增效举措、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问题,京基智农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桂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京基智农环保顾问吴银宝,以及京基智农相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关于如何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张桂红表示重在源头减排,比如运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技术调整饲料配方,降低猪只日粮中的残弃蛋白水平,提升猪只体内氨基酸消化率与肠道消化率,减少28-40%氮排放,从而降低臭气与粪污处理成本;关于生态养殖模式如何稳定运行,吴银宝表示要“变废为宝”,正视养殖废弃物的价值并做好资源化利用,养猪尾水在经UASB厌氧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粪肥为农作物高效提供养分,建立“养殖-环保处理-种植/回用”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关于文昌项目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现有2条6750生产线及配套产业链可每年带动就业约400人次,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可辐射周边大量撂荒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
(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万长华)
会后,万长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畜牧业发展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此次交流目的正是聚焦生态环保问题,向行业推广先进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推动行业走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张桂红说道,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像京基智农这样的大型现代农牧企业进驻有助于推动当地养殖技术大幅提升,海南省畜牧业正加速迈向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
(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