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6日电(记者 闫东洁)本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孵化的12条幼鳄破壳而出,野外栖息地也已经孵出17条幼鳄,2023年度扬子鳄卵孵化就此进入出壳期。


(资料图片)

扬子鳄属于卵生动物,每年5月底6月上旬进入交配期,六月底或七月初开始产卵。因受到天气、野生动物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保障扬子鳄卵顺利孵化,保护区对鳄卵一般采取人工孵化和自然孵化两种方式。繁殖区的鳄卵将被回收,放入科技中心的孵化室进行人工孵化;野外栖息地的鳄卵一般采取自然孵化方式,各县市区保护站工作人员会采取就地保护措施,确保卵自然孵化能够成功。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办主任周永康说:"今年扬子鳄繁殖区共收集鳄卵25窝,687枚鳄卵,野外栖息地发现产鳄卵16窝、369枚鳄卵。6月27日开始进入孵化期,8月22日人工孵化鳄卵开始陆续出壳。"

他说,目前,保护区人工繁育扬子鳄保有量在1万条左右,扬子鳄野外种群数已超千条。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为扩大扬子鳄野外种群,彻底摆脱极度濒危状态,2001年11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启动"扬子鳄保护与放归自然工程",该工程为国家15个野生动植物重点拯救项目之一。

2003年至2023年,安徽先后开展了19次野外放归,累计放归的人工繁育扬子鳄超过1600条,为扩大我国扬子鳄野生种群、提高种群的年龄和性别结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老师说,为保障扬子鳄卵孵化成功率,保护区会对扬子鳄人工繁育中心孵化场所、用具、巢材进行反复灭菌消毒,对每一枚收集入孵的鳄卵进行清点、擦拭等入孵前处理;鳄卵入孵后,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定时检查孵化巢材的温湿度,发现霉变巢材及时清理,定期检查鳄卵发育状况,清除死胚卵,避免正常卵受到污染等。

同时,保护站工作人员通过设置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温湿度记录仪等手段,加强巡护监测,减少人为活动和其它野生动物干扰和破坏,提高野外鳄卵自然孵化率。

下一步,扬子鳄保护区在持续加强鳄卵孵化管理的基础上,将重点开展新生鳄的育雏管理工作,及时清洗雏鳄体表黏液、人工断脐,加强卫生管理,防止雏鳄腹裂感染;根据卵黄吸收情况,适时引导幼鳄开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幼鳄存活率。

周老师说:"和大多数动物一样,新生扬子鳄出壳后腹部带有脐带,自然情况下,脐带常在24小时内受外力作用被扯断。人工孵化管理中,为防止雏鳄腹裂感染,一般在出壳后6小时内,清洗幼鳄体表黏液,实施人工断脐。"

新生鳄在出生后约20天内,营养来源于体内剩余卵黄,约20天后开始进食,人工孵化出的幼鳄,保护区一般将营养价值较高的乌鳢肉剁成肉丸,引导幼鳄开食;扬子鳄一般生长到6 ~7龄就算成年鳄了,成年扬子鳄的食谱较为广泛,人工饲养下以鱼类饲料为主,野外生存的扬子鳄则以鱼、虾、螺、蚌、青蛙等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及水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