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相关资料图)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0、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11、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12、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13、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14、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15、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16、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17、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18、扩展资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哲学道理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2、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19、3、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20、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21、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2、”孟子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23、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24、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25、”。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