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粟裕同志纪念馆景区游人如织,坪村派出所在景区开展日常巡逻防控,提高景区见警率。本文摄影:粟倩文
【资料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雷鸿涛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艺瑶
通讯员 何 骏 粟倩文
会同县坪村镇,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这里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粟裕故居及粟裕同志纪念馆。
扎根这片“红色土壤”的会同县公安局坪村派出所,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誓言,守护粟裕故里37载,成为游客眼中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
坪村派出所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一级派出所”称号,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
8月3日,笔者来到该派出所,倾听民警守护粟裕故里的故事。派出所的建筑算不上“高大上”,显得有些破旧,但这里的民警精气神十足,始终以微笑面对群众。
景区旁的派出所——让游客舒心
2023年的元旦,坪村派出所民警收到了游客王先生发来的祝福短信:“今天是元旦节,我收到了你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让我的钱包失而复得。非常感谢你。”
原来,2022年的最后一天,游客王先生在粟裕同志纪念馆参观的时候,不小心将钱包遗失了。王先生因有急事回家,便到坪村派出所求助,之后匆匆回家。
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到纪念馆开展走访,后发现王先生的钱包掉在了游客中心。钱包被群众捡到后,交给了景区工作人员。
以“旅游零事故”为目标,坪村派出所组建涵盖景区从业人员社会力量的“涉旅事务快速处置”微信群。对游客财物丢失、疾病求助等,做到“快速受理,高效处理”。
一次,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电话,景区周边出现一条疯狗,有可能伤及游客。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冒着被咬伤的风险,经过十余分钟终于制服了它。
近3年,派出所民警为游客、群众找回丢失财物200余件,收到游客、群众的锦旗、感谢信20余面(封)。
“不管是节假日维护交通秩序,还是平时规范景区外围的摆摊,‘警察蓝’都在第一线。”粟裕同志纪念馆讲解员杨健说。
坪村派出所所长黄铃钧介绍,每逢节假日,景区举办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等,民警都全程参与执勤,维护秩序。
坪村派出所民警入户宣传交通安全、宪法、民法典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家门口的派出所——让群众放心
坪村派出所始建于1986年,辖坪村镇、宝田侗族苗族乡,面积15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余人。
坪村派出所坚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处置好每一起警情、协调好每一件纠纷、办理好每一起案件。
今年春季,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会同县宝田侗族苗族乡一位老人在相邻的洪江市江市镇,忘记了回家的路。“我们当天15时驱车赶往洪江市江市镇,得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民警田年字说,接到老人后,他陪同老人先吃了个晚餐。
老人只知道自家在宝田侗族苗族乡的一座山上,但不记得具体地名和家里电话号码。傍晚的时候,车辆来到一座山下。老人依稀记得自家就在山上。民警打着手电筒,陪同老人步行上山,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才到达老人家中。
看到老人平安归来,老人的哥哥喜出望外。他告诉民警,他正担心弟弟的安危,这下终于安心了。
近3年,派出所民警共救助走失老人和小孩200余人。
该派出所以警员的辛勤和担当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用民辅警的辛苦指数换取辖区的幸福指数。
今年1月28日,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坪村镇坪村村一户居民二楼冒出了零星的火光。
“不好,有危险。”黄铃钧和同事马上来到屋外呼喊,并报火警,但屋内无人应答。
火势不断蔓延,但房屋门是反锁的,民警准备好了床单,并终于听到了屋主人应答。“当时,屋主人已经无法通过楼梯下来,我们叫她从二楼滑下来。我们则在楼下用提前准备的床单接住她。”黄铃钧说。
不打烊的派出所——做群众的贴心人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该派出所户籍室常态推行窗口业务“假日办理”“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八小时外服务,在细微处做群众的贴心人。
今年5月,坪村镇毛田村村民粟老来电,他瘫痪在床,需要办理身份证以便于领取低保。故请求上门办证。
派出所户籍室工作人员刘青和同事,带着相机、电脑、指纹采集器等设备,驱车赶到了粟老家。
“我们给粟老梳头发、录指纹、拍照片,工作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刘青说。
“感谢你们‘上门办证’,如果我自己去派出所办证,行动不便好麻烦。”粟老说。
在坪村镇,农历逢三、逢八是赶集日。如果赶集日遇上周末,坪村派出所户籍室则开展“假日办理”服务,正常上班,方便老百姓办理业务。
(原载于8月8日湖南日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