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图/新华社
张陆。图/新华社
11月28日,常德汉寿,张陆的爸爸妈妈。在张妈妈心里,“好多事情他都做得很好,第一”。图/记者吴琳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今晚11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人组成。
三人中有一人是湖南人,张陆来自常德汉寿。曾经的鱼塘少年,一步一脚印,进入了飞行学院。 2010年入选国家第二批航天员,12年后,终于圆梦飞天。
潇湘晨报记者 曾羽璇 李琼皓 常德报道
“他为国出力,是我们的骄傲!”当张陆成为“神十五”航天员的消息传遍整个县城,其母亲陆金梅正忙着招呼邻里乡亲。其父亲张良启则在厨房炒菜招呼来客,尽管话不多,但只要一说到张陆,眼里满是自豪感,“我对他放心得很!”
11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张陆是第二位飞向太空的湖南籍航天员,潇湘晨报记者来到张陆的老家——常德市汉寿县,听张陆父母讲述这名航天员成长背后的故事。
洞庭湖往西,以水产养殖产业闻名的汉寿县位于此。张陆出生在这个空气中氤氲着湖水气息的县城小镇上,他的名字取自父亲张良启、母亲陆金梅的姓氏,一家人在镇上以卖鱼为生。
在陆金梅眼里,张陆从小喜欢跑跳,但要说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答案绝对是“钓鱼”。“他特别喜欢钓鱼,(水面上)哪里鼓起了水泡泡,他一眼一个准。每次出门总能有点收获。”陆金梅回忆。各个水塘边,经常可以找见张陆的身影,或是帮父亲干活,或是独自拿上钓鱼竿垂钓。
从上初中开始,懂事的张陆就时常去市场上帮父母卖鱼;到了高中时期,每天上早课之前骑行15公里送鱼,成了张陆的日常。
做水产生意必须得趁早,天还不亮的时候,张良启和陆金梅就分头去鱼塘和市场上忙活了。凌晨5点不到,张陆会蹬着自行车从家出发。他先去鱼塘边找父亲,驮上满满两大筐新鲜的渔获,再奔向母亲所在的水产市场,抢在早市第一批顾客光顾前把货运到。如果去迟了,鱼可能卖不掉,或者卖不出好价钱。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陆金梅总会在清晨6点左右等来送货的儿子。卸完货后,张陆才去学校上课。这一条线路加起来约有15公里,张陆每天清晨就在这条线上来回,蹬自行车都得一个小时。“我们旁边摊位的人都好羡慕,说我家的儿子一早就帮着家里做事了。”陆金梅说。
11月的汉寿县,路旁银杏披上了“金装”,在阳光映射下生机勃勃。张陆的飞天梦想,从这里开始起航。
“那天,外面出了好大好大的太阳。”陆金梅仍然记得26年前的那个暑假下午。和其他同学相比,张陆的录取通知书来得比较晚,她暗暗想着也许没希望了,看着儿子每日奔出去钓鱼打发时光,从来不提招考的事儿。直到这天,张陆兴高采烈地朝她扬起录取通知书。没剩下几天琢磨的时间,出发去学校报到的日期已临近。张陆对家里说,只需带上通知书,别的什么都不用。出门那天,母亲给家里喝剩的健力宝饮料瓶里灌上烧好的白开水,用塑料袋提着,供他路上喝,这就是张陆唯一的行李了。“现在想来我很内疚,当时应该买个包给他的。”陆金梅说。这年暑末,一纸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带着张陆“飞”出了生活19年的小镇。
出去后的张陆常常会给家里打电话。有一天,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他在电话中提到,想报名航天员的选拔。“航天员是做什么的?”当时的张父张母其实一头雾水。“张陆说‘可以飞天’,但是不晓得(身体)条件能不能达标。”那时,全国已至少有9000名飞行员报名航天员选拔,陆金梅鼓励儿子道:“你只管去试,妈妈永远支持你。飞向蓝天,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梦想。”
航空与航天,一字之差,完成这个转变却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张陆做好了从零开始的准备。
2010年5月,张陆入选国家第二批航天员。2022年11月29日,46岁的张陆将与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一起,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从“起跑”到“冲线”用了12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他都咬牙坚持了下去。
备战航天的这12年里,张父张母体恤儿子的工作辛苦,并不过多联络。“张陆特别懂事,不想让我们担心,我们也不想过多打扰他。”陆金梅说,“所以我就克制自己,很少主动打电话。他给我打电话,我们也只聊几分钟。我说‘你还有什么事吗?没事我就挂啦。你做的事是大事,家里的事是小事。我们都在家里,等你凯旋!’”
本报常德讯 得知汉寿人张陆入选“神十五”飞行员乘组的消息,他昔日的同学和老师都激动不已。“当时他是同学里第一个报考招飞的”“他的嗓音独特”“他的有趣你想不到”……张陆的高中班主任和同学向潇湘晨报记者讲述着各自对张陆的印象。
张陆高中时就读汉寿县第一中学(原汉寿一中)1993级高140班,年少的张陆,尽管个头不高,但显露出自己的文艺特长,尤其喜欢唱歌,《英雄赞歌》之类的歌曲特别拿手。“我就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向文艺方向发展。教书30年,张陆是我带过的班级里为数不多的男同学担任文艺委员的。”张陆高一、高二的班主任王联新回忆道。现在,王联新已经调到了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任教,但是在组建多年的班级群里,张陆还是始终保持着和老师的联系,有空的时候会打打电话、聊聊微信。
在同学潘秋焱印象中,张陆总是满脸笑容。“那个时候觉得他穿着帅气,他唱一句我们跟一句,不少歌曲还记忆犹新。”潘秋焱说。同学金晓莉记得,张陆嗓音独树一帜,无论是民族歌曲还是流行音乐,都能驾驭。
同学王志刚则回忆了张陆的另一面。他记得,当时汉寿县第一中学1996届有7名学生通过飞行员初检,张陆是第一个报名的。“他还是很有趣的一个人。”说到读书时的往事,王志刚忍不住笑了。有一年,他们去常德市复检,负责后勤的龚校长带大家到一家小饭店吃午饭,是那种只收菜钱,饭可以随便吃的地方,结果他们一口气吃了50碗小钵子饭。“现在我们每次见面还说起饭店老板一脸吃惊的样子。”
张陆的高中同学告诉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班同学刘阳也在这里工作,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平台指挥。就在张陆到酒泉展开发射前最后的训练时,同学刘阳隔着十米远处,默默看着昔日同学、如今已是航天员的张陆,向他招手。同学们纷纷给这位唯一的现场欢送者留言:“代表我们送张陆出征吧!”
潇湘晨报记者 李琼皓 曾羽璇
潇湘晨报长沙讯 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集体亮相。
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费俊龙,1965年生,我国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此次任务距离他上次太空之旅,已过去了17年。邓清明,1966年生,我国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他准备了24年又10个月。张陆,1976年生,常德人,我国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之一。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他准备了12年。平均年龄53岁,他们是一支“老将”队伍,也是执行任务乘组中,平均年龄最大的乘组。
当他们齐刷刷站在镜头前,继而为国出征,他们无疑是成功的,堪称为英雄。经年累月的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嘉奖和回报。
一种英雄主义,是载入史册,影响历史。他们,做到了。另一种英雄主义,是愿意为一项事业奉献终身,拥有抵抗岁月的力量。他们,更做到了。
不是人人都能载入史册,而第二种,是人人都能通过努力达到的境界。
平凡与英雄的分野,不在前一种,而在后一种。假如邓清明没有入选神舟十五乘组,未来留给他的机会更少。他的一生将如此被描述:中国首批航天员,神九、神十、神十一备份航天员,从没执行过飞天任务。这样的他,是失败的吗?
他也曾一次次问自己,身为一名航天员,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那不是我的失职吗?
人生就像一个谜语,不到最后无法揭晓谜底。我们花了大部分时间,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断努力,但却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圆梦,站上属于自己的领奖台。在这大部分时候中,唯一拥有的就是不确定性。在这不确定性中,我们是坚守初心、毫不懈怠的姿态,还是得过且过、敷衍对待,中途放弃?
我们抱怎样的想法,将决定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8人已经飞天、5人光荣退役,邓清明是还没有执行飞行任务又没有退役的唯一一人。他说:“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来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对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三人组中年纪最轻的张陆,等这一天也等了12年。从航天员大队到家属楼,直线距离只有不到1公里。12年间,张陆回家能够睡到第二天凌晨的,不超过两个月的时间。
圆梦让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们以一种几乎全然牺牲的姿态,投入到一项具体而有意义的事业中。
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些航天员,他们并没有获得飞天的机会。他们是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是邓清明的战友,同为14名首批航天员。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值得被尊敬。
我们也不能忘记,各行各业中,那些没有获得奖章、没有铺天盖地的荣耀的人,他们没有圆梦,但他们曾拼尽一生。
我们致敬这样的姿态,致敬这样平凡而非凡的一生。
潇湘晨报记者 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