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马思青 付荣

江苏一女童误把鱼肝油当糖果吃下60颗,送往医院洗胃处理后才转危为安;河南1岁多的男童误食奶奶的一粒降糖药,家人没及时发现,孩子病情恶化,成了植物人……最近,多起儿童误食药物中毒的报道引发大家关注。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中毒是1岁至15岁儿童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而药物中毒是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近日,湖南省胸科医院药学部主任、副主任药师邓勇,长沙市第三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欧元香提醒,一些药物的色彩、形状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加强监管,妥善保管药物,告知其危险,避免孩子把药物当作糖果误食。


(资料图)

家住长沙东瓜山的黄女士做好中饭从厨房出来时,发现独自在客厅玩耍的3岁女儿琳琳(化名)拿着一板空的维生素AD滴剂药壳,嘴里还在不停地嚼着。原来琳琳把维生素AD滴剂当糖果,一口气吃下了10粒。黄女士赶紧拿上药盒,将孩子带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儿科急诊。

接诊的儿科主任欧元香仔细询问了孩子误服药物的情况,观察到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没有出现恶心、低热、呕吐等症状,检查生命体征也没有发现异常。由于琳琳服用的10粒维生素AD滴剂共含有维生素D0.6万IU(国际单位),维生素A1.8万IU,均未达到中毒剂量,暂时不需要进行洗胃等特殊处理。医生予以留院观察,并嘱咐黄女士妥善储存药物。

“如果小儿每次服用维生素A超过30万IU,即可发生急性中毒;每日服用维生素D2万至5万IU,连续数周或者数月,也会发生中毒。”欧元香提醒说。

为什么江苏女童一次吃下60颗鱼肝油,发生了中毒呢?湖南省胸科医院药学部主任邓勇分析说,鱼肝油是从鲨鱼、鳕鱼等深海鱼的肝脏中提炼而来的脂肪油类物质,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过量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D,轻则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重则损害肝肾功能,必须及时洗胃处理。

鱼肝油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如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邓勇介绍,根据《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婴儿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1500至2000IU,维生素D400至800IU。

鱼肝油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服用是安全的。不过,有些商家为了让儿童喜欢鱼肝油产品,特意制成了酸酸甜甜的味道,类似糖果,孩子可能会觉得好吃,就一颗接着一颗吃下肚。邓勇提醒家长,为避免孩子摄取过量,要把鱼肝油存放在孩子无法拿到的地方。

庆幸的是,琳琳吃的是维生素AD滴剂,不是儿童误服药物中最常见的降糖药、感冒药、精神类和心血管类药物,否则后果就严重多了。河南新乡延津,1岁4个月的男童赞赞趁奶奶扭头倒水的工夫,就把奶奶的降糖药(格列吡嗪)吃进嘴里,结果患上严重低血糖脑病。因家人未及时发现,孩子病情发展成脑血肿、药物中毒,成为植物人。

生活中,孩子误食药物的事故时有发生。邓勇分析说,父母忙于工作,老人一般会肩负起照顾小孩的重任,但精力有限难以看管到位。不少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日常需要服用心脑血管药、降糖药等。这些药物颜色鲜艳,外观与糖果相似,很容易吸引儿童,导致孩子误食。

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全,误食这类药物对孩子的伤害严重,可能会造成心率及心律异常、血压过低、血糖过低等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而且误食这些药物后的症状会造成脑部缺氧,导致不可逆的损害。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为误服药物导致儿童死亡的病例高达1500例,尤其是1岁至4岁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发生误服药物的风险较高。

“对于儿童误服药物,预防比治疗重要。”欧元香说,家长除了自己要掌握儿童用药的安全常识外,还要和其他家庭成员一同参与预防儿童药物中毒。家长在喂小孩吃药时,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和作用。尽量不要在小孩面前服药,避免他们不必要的模仿。家中的药物要妥善保管,不能用饮料瓶、饮水杯等盛放液体药物、消毒剂、农药等,避免孩子当作饮料误服。

邓勇建议,每个家庭都应备个药箱来装药,药物放入相对应的药盒整齐摆放,不要杂乱存储,并将药箱放在家里找一个足够高、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比如底部高于地面1.5米的带锁橱柜。过期的药也不要随意丢入垃圾桶,以防被小孩捡食。

如果家长自己服药或给孩子喂药时因急事离开,应将药先收好。切勿把药物遗留在饭桌或茶几上,以免使孩子误食。很多药瓶都有安全帽,应养成拧紧药瓶的习惯,以减少孩子拿到药物的机会。

现在很多儿童药添加了甜味剂,口感像糖果。生活中,一些家长在给儿童喂药时怕他们不吃,就哄骗孩子是糖。这种做法会给儿童误食药物埋下隐患,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药物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服药等。

小孩子本身抵抗力没有成年人强,一旦发生吃错药的情况,又往往说不清,是家长最着急的事情。欧元香提醒,如果孩子发生误服,家长要保持镇定,不要打骂孩子,孩子哭闹不仅会延误救护时间,还可能引起误吸等意外。要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误服的量和时间,保留好剩余的误服药物及包装以供医生识别,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邓勇提醒,一旦家长发现孩子误服了药物,家长要牢记“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这四点。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如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之类药物,而且剂量不大时,家长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可以进行催吐。方法是用手指、压舌板或筷子压迫舌根部,刺激咽后壁引起呕吐。同时让患儿多饮用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加速从尿液中排出。

如果误食健胃药、清火片类中成药,中毒反应虽不严重,但也会产生轻微腹痛,这时应大量饮用温开水,让药物稀释排泄。误食了有严格剂量限制的药物,如安眠药、降压药与抗菌药等又量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如面色苍白,头晕昏睡或心慌等,应果断采取催吐法,促使中毒药物迅速排出,减少吸收。

误服毒副作用较强、剂量较大的有毒药物,如安眠药、癫痫药、精神病药以及治疗心律失常等药物,经催吐初步处理后应立即就医。如果孩子已经昏迷或发生抽搐,就不要尝试催吐了,以防发生窒息,应尽快携带好误食的药物盒前往附近医院治疗。

来源:长沙晚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