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AIE Institute)与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在广州共同发布《聚集诱导发光(AIE)2001–2021科研发展与影响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中、英文完整版,以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纸质书。

《报告》发现:AIE领域是一个由中国领跑、全球协作的新兴科研领域,共有76个国家/地区、约2200个机构进行跟踪研究。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在该领域的科研产出与专利数量突出,香港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术产出量和学术影响力均全球领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以爱思唯尔旗下摘要及引文数据库Scopus、科研分析平台SciVal和专利分析平台LexisNexis®PatentSight®作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学方法,综合利用多个大数据指标,对AIE领域在二十年间的科研成果和相关专利进行全面分析,展现该领域科研文献整体表现、科研发展趋势和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二十年来,AIE领域发展迅速、成果颇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创院院长唐本忠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这份《报告》是一部AIE领域的二十年征程巡礼,它从科研覆盖领域进行广泛性、先进性和交叉性的分析,客观展现了AIE研究从量到质的蜕变与跃迁。这份报告不仅对一线科研人员和领导决策层有参考价值,而且对AIE领域的研究向产业转化的战略布局有指导意义。”

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开始关注AIE领域,自2012年以来,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作者数量呈显著增长,亚太地区、欧美和北美地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均超过17.4%。此外,AIE领域在国际学术合作的研究成果中拥有更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力,从科研合作表现来看,AIE领域文献的境外合作率为30.9%,体现出AIE领域研究在国际范围内的 “强辐射” 能力。

中国科学家长期领跑AIE领域的学术研究,2001年到2021年间,中国共发表6,602篇AIE相关文献,占比全球74.7%;中国也一直是AIE领域高被引文献产出领先的国家,发表的全部AIE相关文献中,前1%高被引文献占5.3%,前10%高被引文献占35.5%,均高于领域内全球平均水平。

香港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全球仅有两所的AIE领域发文量超过千篇的科研机构,发文量分别为1,185篇与1,052篇。两所高校在科研影响力也展示出领先优势,其所发表文献的FWCI均高达3.2。香港科技大学所发表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67,828,累计发表1,071篇国际/地区合作文献;华南理工大学所发表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55,542,累计发表833篇国际/地区合作文献。

截止2021年底,香港科技大学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AIE相关专利数量最多的科研机构,共拥有123项相关专利。此外,香港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有101 篇和 82 篇 AIE 科研文献被专利引用,成为向产业技术输出知识的领先科研主体。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AIE领域的有效专利族累计数量为1,488项,占比全球92%。随着AIE领域主导理论相继确立并不断完善,该领域已进入从科研理论向产业应用发展的关键转型期,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也开始与产业界合作开展应用研究。

“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建设把AIE从实验室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的平台。”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志明提出,“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AIE理论机制,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AIE材料,已成功应用于高效光电转换器件、高灵敏传感器以及高分辨特异性成像和精准医疗等领域,在健康、环境、材料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AIE材料前沿技术创新和应用,努力推动AIE产业化进程。”

“鉴于AIE在有机光电和生物医疗方面的广泛应用,《报告》揭示出产学合作、成果转化以及相应材料和器件产业化将是AIE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爱思唯尔全球创新孵化总监、深圳办公室负责人廖卓玲表示。(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