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今年6月,我省正式印发《持续深化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8月4日,全省供销社加快综合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随县举行,通报17个市州、84个县市区落实进展情况。来自全省各市州县供销社负责人,以及省供销社机关处室、出资企业负责人,共130余人参会。会上,“一网四链”列出年底目标清单,三大都市圈的供销社主任立军令状,建立月报机制、严明奖惩措施,共同经历一场“烤”验。
【资料图】
40个市县初见成效
8月4日,橙色高温预警,全天“烤”验。上午现场观摩,烈日当空;下午大会交流,数据排名,通报进度。
“40个市县落实动作快,工作走在前列。”会上,一批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真抓实干的系统典型被点名,宜昌市和华容区、武穴市、崇阳县4家单位党委政府方案已出台,36个单位不等不靠推进改革见成效。
在城乡供应链平台和冷链体系建设中,有的先行一步。荆州市社引进龙头企业,已在荆州区开展供应链平台化试点。黄冈市社5月份就先行综合推进平台搭建。潜江市社成立多个股份公司和粮油产业链联合体,万吨预制菜项目、供应链配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成。
一些地方的日用消费品链建设成效突出。南漳、谷城的消费品下乡链条畅通,对农村市场网点的服务覆盖面达80%。武穴“供销集采集配体系改革”纳入2023年度深改项目,村级站点已全覆盖并投用。
有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蔡甸区调动区直部门资源,列出33条项目清单。兴山县既配资产又投钱,建成县集采集配中心。当阳市社申报被纳入宜昌市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试点。
有的抓紧招商引资。夷陵区社引进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项目落地。阳新县社引进农副产品供应链头部企业,共同打造园区平台。
不少地方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方面,大冶市社将湖北楚丰农资公司、基层供销社及5名农业能人组织起来,共同出资成立农服公司。为全面恢复基层经营服务体系,孝南区成立5个专业联合社,发展粮油等农副产品供应链。团风县推动社资社企改革,供销总公司即将揭牌。
“还有一些县市工作进展慢,改革内生动力明显不足。争取8月底前,各地高质量改革实施方案全部出台。”大会通报的同时,也为落后的单位“问诊”,新建月报机制,明确“一网四链”年度目标。
“立足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优势,按‘一网四链’部署,重构重塑全市供销产业体系。”“宜昌供销集团组建方案已确定,将于年内挂牌运作。”“服务好省社粮油、农资、日用消费品、棉花四个产业链,主配协同推动企业卡位入链。”武汉、宜昌、襄阳三地供销社主任郑重表态。
从“四无社”到“四有社”,随县供销社考核第一
随县被列为全省深化供销社改革试点地区。成效到底如何?
“平均每3公里就有一个服务基地。”2022年8月刚成立的随州弘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800万元建设“一基地七中心”,整合农机206台套、烘干设备85组,为5个乡镇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
“日均收发快递10万余单!”围绕“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采集配体系,探索“统一仓储、统一分拣、统一配送”运营模式,让“一个电话、一个微信订单,日用品到家”成为常态。
“有机无活做、有活无机做”怎么办?推进数字化信息服务,开发“随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小程序,解决农机服务信息不畅的问题。同时,利用“北斗+农机”信息技术,实现高效作业、精准调度。
“发放贷款1600余笔,总额超过12亿元。”开展“政银担”农村金融服务,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两网融合”项目,作为随县“强县工程”重点项目,分拣中心4月运营至今,累计回收再生资源200多吨。
“打造县镇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创建全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随县供销社实现了基层社及供销超市、庄稼医院、“三农”服务中心乡镇全覆盖。目前,已有流通服务龙头企业6家,构建了1个县级枢纽、18个乡镇节点、281个村级终端、1000余个基层网点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随县经验告诉我们什么?”省供销社主任曹松现场发问,引人深思。
随县是湖北版图面积最大的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县,2009年才挂牌成立。
经过10余年改革发展,随县供销社从一个“无办公楼、无人员、无资产、无企业”的“四无社”,成为“有企业、有网络、有服务、有模式”的“四有社”,在2022年全省供销综合业绩考核位列第一,先后荣获“全国百强县级供销社”“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曹松言明选在随县开现场会背后的深意,“即使没有资产,善用平台一样能做好为农服务。”
“抓重点、攻难点、造亮点。”省供销社副主任黄德斌再次督促各单位,必须摈弃“不冒尖、不甩尾”的中游思想和“左看看、右逛逛,上面指导才会干”的等待观望心理,坚决迎头赶上,力争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