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蒋璟璟

临近开学季,“宿舍分配”成了2023级新生们的热议话题。在以往随机分配为主的模式下,要同檐生活好几年的室友是谁,事前无法预见,宿舍位置、床位如何也像是在“开盲盒”。如今,这种传统模式正被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用“发‘简历’找室友”“网站互选”“大数据推荐算法”“夫妻宿舍”等方式,将“室友选择权”交给学生。(中新社)

前不久,一些大学通过性格测试结果来分宿舍的操作,一度引发广泛热议。而从后续消息看,今年高校在宿舍分配环节普遍是煞费苦心。相较于以往的“开盲盒”模式,各类新式的宿舍分配流程,赋予了学生们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权。整个过程的可玩性、交互性,似乎也要强上不少。正因为此,不少新生都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长久以来,高校的安排宿舍的基本逻辑,就是按照院系简单划分,室友随机分配。这是一种被动式的分配,并没有太多主动的价值思考。而近年来的宿舍分配规则,则更多赋予了某些主动性指标以更大的权重,主打的就是“有理有据”“科学合理”。有的高校,新生可以通过网上自选床位功能在学院班级区域内选房、选床位号。学生可以查看到已选床位室友的信息,包括作息时间、睡眠质量等。一些学生选择宿舍前,甚至会制作“简历”,在新生群内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前来“组队”。

多所学校近年来相继推出了类似的宿舍自选系统,其主旨思想,就是“允许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宿舍及室友。”也有一些高校尝试通过大数据为新生找到匹配度更高的室友……正所谓,人以群分,似乎有着天然的合理性。但是,在“大数据匹配”和“主动组队”的游戏规则下,会否产生另一种风险呢,比如说“隐形偏见”。倘若那些“被挑剩下”的新生,只能接受被动安排的结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麻烦和伤害。

而为了避免被剩下、被排斥,某些新生们在填写问卷、做测评时,又会否隐藏真实的自己呢?当大家都在执着于寻找“意气相投”的完美室友,是不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即对理解、包容等等品质与心性成长可能性的放弃。合适的室友,从来不是一个明确的、固定的概念。在“精准适配”宿舍、室友之外,随缘与随遇而安的平和,也该有一席之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