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莲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陪戴子坤过生日。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3月17日,已连续闷热好几天的湘潭,气温突然降了下来。对这样的变化,戴子坤、戴种寅两兄弟不太喜欢。由于身体原因,每到季节交替或温差大的时候,他们的脚就疼得厉害,夜里尤其严重。
凌晨3时许,屋外一片寂静,人们正在熟睡,戴子坤被疼痛折磨醒了。他的妈妈郭利群听到声音赶紧起床,把儿子抱上轮椅,来到堂屋里那面被布置成心形的墙壁前,和儿子共同回忆照片里的故事。
这是10多年来,一茬茬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帮助这个家庭的故事。每当晚上两个儿子疼痛难忍时,郭利群就与他们一起重温这些温暖的往事。照片如良药,看着看着,就真的感觉没那么疼了。
郭利群一家住在湘潭高新区板塘街道西塘村。今年28岁的戴子坤和22岁的戴种寅都是先天性脑瘫患者,身体发育严重畸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郭利群的丈夫在2008年去世,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令人欣慰的是,10多年来,各级政府和爱心人士一直关心着他们,一个个暖心故事在这里上演。
“坤坤和寅寅会唱《感恩的心》,当他们唱到‘我不认输’时,兄弟俩都显得很激动,仿佛要让全世界知道,他们不会认输。”这是湖南工程学院计算科学与电子学院雷锋社的志愿者,上门帮助戴子坤、戴种寅后写下的日记。
2009年,时任雷锋社负责人、湖南工程学院教师邓然偶然听到戴子坤、戴种寅两兄弟的事。从这一年开始,雷锋社的志愿者走进了郭利群家。每个周末,主要由学生组成的志愿者社团雷锋社都会有4名以上志愿者,来到戴子坤、戴种寅身边,陪伴他们学习和成长。郭利群说:“这些可爱的孩子,打开了两兄弟通往外界的一扇窗。”
13年来,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以前,志愿者是两兄弟的哥哥姐姐,现在变成了他们的弟弟妹妹。如同一根接力棒,每一届学生都用心跑好自己的那一棒,这已成为雷锋社的一项传统。截至目前,雷锋社已有2000多人次志愿者来到这个家。
13年来,雷锋社志愿者带着戴子坤、戴种寅,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以前,两兄弟的生日只有妈妈做的一两道菜。后来,他们的生日第一次有了鲜花和蛋糕,有了很多人一起合唱的生日歌。
以前,两兄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后来,志愿者带他们来到湘潭大学体育馆,第一次观看艺术表演。
以前,两兄弟总为自己没有机会上学而烦恼。后来,在志愿者帮助下,他们第一次学说英语、第一次背古诗、第一次写作文。这所“爱心周末学校”,一直坚持到现在。
因为肢体残疾,教他们比教一般孩子难度更大。志愿者每次都会布置一些作业,约定一周后检查。谁能想到,曾经只会随意涂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对数字基本没有概念的兄弟俩,现在已会写信,能算3位数的加减乘除,还会说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
“去年,我们还第一次看了机器人、吃了食堂大餐呢!”采访中,戴种寅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兄弟俩到“象牙塔”看一看的愿望,去年3月5日,志愿者第一次带着他们走进湖南工程学院。在教学楼,他们体验指挥机器人表演、观看3D打印,直呼“神奇”;在食堂,食堂阿姨把他们点的菜端上桌,让他们吃个够。
“学校里有一些阶梯,轮椅过不去,志愿者便轮流背着他们前行。”雷锋社指导老师杨俐说,虽是春天,照顾他们的同学个个大汗淋漓,只要兄弟俩开心,大家就觉得付出很值得。
“我们一家人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我们很幸福。”采访中,郭利群深有感触地说,虽然遭遇过不幸,但一家人很少抱怨。这么多年来,这一家人拥有过太多人的支持和帮助。爱,如同黑暗里的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区残联及街道、村干部,最先给予郭利群一家帮助。他们帮母子3人申请将低保待遇提高到最高等级,又帮兄弟二人办理重症残疾人家庭补助,让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经街道干部推荐,自2010年起,残疾人摄影师杨力田每年都要走进郭利群家,为母子3人拍摄一组照片。一张张全家福,记录着3人从最初面对镜头时的羞涩,到后来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照片通过媒体公开后,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走进了他们家。
女店主徐静就是其中一员。担心戴子坤、戴种寅肌肉萎缩太快,郭利群准备让他们学做手工串珠,适度锻炼。经好心人介绍,郭利群走进徐静开的串珠店,咨询学习事宜,购买相关物品。徐静了解她的情况和来意后,免费收下她这个“徒弟”,并赠送不少物品。后来,徐静多次走进郭利群家,上门教兄弟俩串珠。现在,兄弟俩串珠的手艺提升不少,可爱的金鱼、俏皮的蜻蜓、美丽的玫瑰……他们制作的手工品栩栩如生。
2018年,拥有2000多名志愿者的湘潭莲城志愿者协会开始对郭利群一家给予长期帮助。协会会长杨波多方奔走,与部分小学沟通对接,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孩子们义卖戴子坤、戴种寅的手工品。一方面让兄弟俩的手工品卖得更好,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杨波告诉记者,他还组织志愿者不定期为两兄弟捐款。近4年来,义卖和义捐所得善款,已近10万元,较大程度改善了母子3人的生活。
协会副会长谭国强是一名企业家,得知郭利群因照顾两个儿子无法外出工作,只能靠种菜、养猪、养鸡等维持生计,他便发动亲友购买郭利群的农产品。“多亏了谭会长和社会各界帮助,这几年家里的菜、鸡、猪等,从没愁过销路。”郭利群说。
为了使戴子坤、戴种寅更好地融入社会,去年底,有人提议让两兄弟当“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展示自己的手工产品。湖南工程学院校友、湖南莱贝商务信息咨询公司董事长张兴平给兄弟俩送来手机支架、补光灯、移动电源等设备,熟悉网络直播的湘潭县人大代表唐慧则手把手教两人直播。“现在,我们的抖音粉丝有3000多人,还在不断扩大。”戴子坤自豪地说,有了大家的帮助,他们有信心把直播做好。
熟悉郭利群的人,用4个字形容她:为母则刚。采访中,这位年过半百的母亲,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温柔而坚定。
由于家务繁重,她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家里、田里、猪圈里,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晚上,她难得睡一个安稳觉,不时要醒来给两个儿子盖被子,或者协助他们上厕所。
因为儿子几乎时时需要照看,身边又没有人可以搭把手,多年来,郭利群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连出去购物,也要一路小跑,快去快回。就在采访前一天,郭利群干活时不小心被钉子伤到脚,坚强的她依旧小跑着。奔跑,或许就是她的人生姿态。
采访时,“感恩”“知足”是郭利群说得最多的词。同行的莲城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曾琳夸赞她:“超正的三观,超正的能量。”
谈及命运的坎坷,郭利群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努力不让泪水流下来。“我就是要给两个儿子树立榜样和信心,毕竟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爱着他们!”她说。
郭利群做到了。尽管身体残疾,戴子坤和戴种寅的内心开朗又阳光,还懂得感恩。
“你们每一次到来,家里都像过节一样热闹,我们很开心,衷心感谢你们。”2018年,连坐立都有些困难的戴子坤趴在床上,用严重畸形的手,给帮助过他们的人工整地写下这样一封感谢信。因为10根手指都不能正常伸展,为了写这封信,戴子坤花了不少时间。
更令人感动的是,兄弟俩在微信中看到,湘潭一所自闭症学校的孩子做了一些爱心牛轧糖义卖,他们就跟妈妈商量,用自己做串珠赚的钱买牛轧糖。2020年疫情暴发时,兄弟俩主动为武汉捐款。“这么多人帮助我们,我们也想帮帮别人。”戴种寅说。
“每一次看到郭阿姨还有坤坤、寅寅脸上灿烂的笑容,都让我觉得世界很美好。我想,生活就是如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温暖自己。”这是2012年,雷锋社志愿者叶旭斌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
10年后,湖南工程学院计算科学与电子学院党支部书记贾珍打开日记本,再次读到这段话时,忍不住红了眼眶。“为什么这么多年一批又一批人不间断地、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们?我想,其原因和意义就在这里。”贾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