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畅
通讯员 谢清泉 薛瑞众
每周二下午,是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劳动教育课时间。3月15日下午,该校300多名大一学生在“开心农场”忙着除草翻地。65岁的清洁工刘珍华清扫完校内楼道,脱下外套、拿起锄头,径直朝“开心农场”走去。
“刘老师来了!”随着人群中一声吆喝,大家停下手中的活,抢着发问:“刘老师,我们这地翻得对不对”“刘老师,栽苗有什么讲究呢”……
“你看,这个地方的土翻得不够深,会影响菜苗走根”“栽苗要深浅合适,这样菜苗长得快”“菜根不要贴着肥料,那样会把根烧坏”……被学生围在中间的刘珍华一边说,一边弯腰做示范。
一位只上过4年小学的“扫地阿姨”,却成了大学生口中的“老师”,刘珍华感到有些意外。
刘珍华原是湘潭九华地地道道的农民。10年前,湖南吉利职院在湘潭建校办学时,她家被拆迁,安置在学校对面的小区。依托安置房的门面和空余房出租及其他收入,刘珍华的日子过得较安逸,但勤劳惯了的她不想闲着,在学院谋得一份清扫工作。因工作出色,刘珍华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个人。
2013年前后,湖南吉利职院院长袁礼斌走访企业工厂,了解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用工情况。“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大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动手能力不强。因此,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学生对劳动的认知问题,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袁礼斌说。
2014年,学校在一块荒地上建起“开心农场”。然而,许多师生没干过农活,不知如何下手。
对农作物耕种很在行的刘珍华,工作之余常到“开心农场”指导大家如何耕种,还将自己几十年的农业生产经验编成顺口溜:“翻地翻得深,泥土变黄金”“地靠人来养,苗靠肥来长”……
2018年,湖南吉利职院发布《劳动教育大纲》,将劳动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年,刘珍华被学院聘请为劳动教育课指导老师。
“在刘老师指导下,‘开心农场’里的蔬菜长得很好。到了收获季节,学生将新鲜蔬菜当作礼物赠送给老师。去年,大家还自发举办了一场大学生火锅节,烫火锅用的蔬菜都来自‘开心农场’。”辅导员张权说。
“我们不仅感受到农耕的辛苦,更体验到劳动的乐趣!”21级智控班学生陈飞雨说,“大家给农场64块‘责任田’取了名字,有的叫‘从百菜园锄到三味书屋’,有的叫‘真的菜’,我们班的叫‘火锅节直供商’。”
湖南吉利职院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比例达100%,基本达到“生均每天劳动1小时”目标,参加勤工俭学、义工劳动的学生达21%。
记者离开时,刘珍华与学生还在农场里忙活。教学楼附近的油菜花铺成金黄一片,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