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余蓉 实习生 王诗雅


【资料图】

灵活举办招聘会,继续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为了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日前,《湖南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下发,推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质增效。

“本次双选会有许多我的心仪就业单位,我至少投递了10份简历,其中1家单位已向我发起网签邀约。”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刘同学说。

9月24日,南华大学举行了2023届毕业生首场大型秋季双选会。本场双选会共有268家优质企业单位参会,涵盖建筑业、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共提供1200余个岗位,招聘需求数达1.9万人,吸引校内3200余名毕业生参会,现场网签130余人。

记者了解到,为了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方案》要求,各高校要通过灵活举办大型综合性招聘会、小型专场招聘等方式,增强招聘活动成效和质量。省级将依托高校举办省级区域性、行业性2023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50余场次,并举办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系列专场招聘会、第三届“湘粤名企高校行”校园巡回招聘会等其他重点招聘活动。

同时,各高校要加强与园区、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接,继续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促进高校与园区、企业常态化有效对接,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研协助、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深入开展多方合作,形成访企拓岗湖南经验。

《方案》指出,湖南将不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每周至少举办一次招聘活动。并且整合教育部“24365”智慧就业平台和全省高校就业平台资源,开展湖南省“24365”智慧就业平台试点,建设用人单位需求库、毕业生求职意向库,采集、汇聚、用好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加强信息匹配,为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提供更好对接服务,助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教育教学改革。

2022年7月,湖南启动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派6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服务期限为2年;7月22日,湖南省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在长沙举行,769名新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奔赴西藏、新疆、兵团、宁夏、广西、四川、重庆、贵州和湖南湘西等地开展为期1-3年的支农、支教、支医、支边等志愿服务工作……

为了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农村基层一线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大智力支持,《方案》指出,湖南将继续积极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及我省“特岗教师”、社区防控专岗、司法辅助岗位、科研助理等基层就业项目,协调相关部门、行业争取推出更多基层项目。同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二十六条措施落实,加强与相关省直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协调对接,争取各系统尽可能提前有关招考和录用时间,投入更多岗位。

此外,各高校要落实“两征两退”改革要求,按照全省征兵工作的统一部署,制订本校征兵工作方案。将大学生应征入伍相关优惠政策向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进行广泛宣传,畅通入伍绿色通道,发动更多毕业生参军入伍。针对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各高校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应在5月前全部完成,全省专升本考试争取在4月底前完成,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录取工作争取7月份完成。

为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筛选优质创业项目,9月29日下午,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第55期“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月课堂”活动在湖南机电职院智造创客学院(二级学院)举办。创业月课堂主讲嘉宾谢冰博士是湖南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金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以“创新创业生态知识图谱”为主题,在让大家深刻理解挖掘、识别好的创业项目的有效途径,在创业过程中更有思路,更加自信。

记者了解到,为了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湖南加强就业创业工作队伍建设。《方案》指出,各高校要建立省-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数据库,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实行全覆盖培训,并建立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优质师资库,打造一批就业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同时,以高校为依托,遴选建立省级就业创业名师工作室,培育壮大一批就业创业指导专业团队,更好地为大学生做好精准就业创业指导。

此外,《方案》强调,要建立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体化”服务平台,加强对各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及孵化项目的统筹,着力做好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的管理和跟踪服务。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投入,及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纳入孵化平台管理,提供针对性指导,省校及时在平台上提供各方面服务,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各高校还要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要加大帮扶力度。建立完善“省—校—院系—班级”动态数据库,各高校要认真摸清来自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及残疾毕业生底数,建立四类就业困难毕业生台账。进一步落实就业困难毕业生“包干责任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制订具体帮扶举措。有关高校还要按要求实施好“宏志助航计划”,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线上线下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力争启动省级就业困难毕业生培训计划,分区域、分类型建立培训基地,扎实开展就业能力培训。鼓励有关高校创造条件,扩大培训范围,通过信息化技术推动实现困难毕业生培训全省覆盖。

(一审:黄京,二审:袁欣,三审:张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