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邹尚奇 李璇 通讯员 权硕

李进泽,中国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首席设计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风力发电机产品研发、技术研究及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是中车株洲电机风力发电机技术带头人。10年来,主持集团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主持或参与获授权专利34项,获科技奖励16项。获评2022年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我国自行研发的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马上就要下线了,功率达到16.X兆瓦。”


(资料图片)

10月11日,记者在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洲电机”)见到李进泽时,他兴奋地分享了这个消息。中车株洲电机已完成配套最大海上风电机组适用的发电机的设计,样机即将完成试制、试验。

2006年,作为企业首席设计专家,李进泽响应公司号召,从轨道交通领域转入风力发电机领域,推进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向风力发电领域延伸与运用。目前,在中车株洲电机100多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中,风力发电机占到了7成左右。

尽管已到乐天知命的年纪,但他一直都是那个热爱并执着于风力发电机事业的“追风者”。

“直驱永磁同步、半直驱永磁同步、双馈异步……这3款发电机有何不同?”

记者抛出问题后,李进泽随手拿起摆放在电脑前的一本《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讲解起来。

“直驱”“半直驱”“双馈异步”3种技术路线的发电机特点、优劣势各自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有无齿轮箱、体积大小、发电功率等方面。客户根据使用环境等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发电机。

这些,李进泽都干出了成绩。他完成开发的公司首款超静音双馈风力发电机,成为进入欧盟风电市场的拳头产品;他研制的12兆瓦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成为我国迈向深远海发电的重要标志。

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他一直强调的持续学习。他常说:“技术人员一定要乐于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拓展知识的‘广度’,做到‘横向到边’,还要钻研专业的‘深度’,做到‘纵向到底’,更要积累实践的‘厚度’。”

他要求技术团队面向市场、面向制造现场、面向客户使用现场,及时掌握产品的第一手技术信息。2016年,他带队到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考察。早上7时,他们便从县城出发赶往海边,再搭乘3小时的运维船,来到待调查的机组旁。已年过五十的李进泽不顾晕船带来的身体不适,率先徒手攀爬上100多米高的风塔,在安装发电机的机舱内开展现场工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产品使用情况。

将风力发电机做到超70亿元产值规模的秘诀是什么?李进泽回答:“与竞争对手相比,更高性能、更高质量、更高性价比。”

发电机绝缘可靠性的提升,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重大难题。如果把绝缘比喻成一套内功心法,绝缘结构、绝缘材料、绝缘工艺任何一处瑕疵,都可能造成发电机“武功尽失”。

为拿下这块难啃的骨头,2015年,李进泽牵头成立攻关团队。在试制时,正值酷暑难耐的七月,烘炉蒸腾着,现场犹如一个大烤箱。但为观察到模卡制造、试验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和技术特征,他硬是顶着高温,工作到深夜。

靠着这股狠劲,李进泽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但这还不够!

记者采访的间隙,他像往常一样走进生产车间。产品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他提出了从产品研发、外供件管控、生产过程管理、产品交付到售后服务环节的“零缺陷管理”。

生产车间嵌线并头区,工人们忙碌地将定子线圈嵌入发电机定子槽内并可靠固定。光这一环节,李进泽就制定了嵌线前准备、端部绑扎、线圈调整等8大工序近40项的操作规范。

在严谨的操作工艺、严苛的质量控制下,中车株洲电机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更将产品销售到以质量把控知名的风电强国——德国。

2017年,中车株洲电机获得国际风电巨头森维安公司3.8兆瓦异步风力发电机产品批量订单。逾越产品技术要求高、可靠性要求高、质量管理要求严等几大障碍,我国兆瓦级风电发电机首次批量进入欧盟,漂洋过海走进了全球高端风电市场。

(一审:胡宇芬;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