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贺威 实习生 姚俊文
近期,国内多地交通部门发布预警,提醒拟从事网约车行业的相关人员谨慎入行。就在5月5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相关资料图)
日前,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5月16日起,该局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此前已受理的,按正常流程予以办理。
作为新就业形态的重要代表,曾经“蹿红”的网约车行业“遇冷”,引发普遍关注和思考——包括网约车行业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问题,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2022年省人社厅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滴滴平台开网约车的熊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每月可以在雨花区社保中心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既可以按月缴800元,也可以到年底一次缴齐。缴满15年后,可以领到长沙市平均工资的60%的养老待遇。
熊先生老家在湖北荆州,在长沙就业买社保,多了一份保障。这得益于省人社厅等多部门在2021年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意见指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省内灵活就业登记地或居住登记地申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受户籍限制。
此外,相关政策还要求平台鼓励、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某零工平台企业相关负责人徐露告诉记者,对于平台注册的兼职人员,企业会引导他们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在智慧人社系统去申报养老和医疗等社保。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去年以来,全省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初步成效,打开了新的局面。具体包括逐步完善了协调机制、推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政策、保障了快递员群体工伤保险权益、为劳动者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方便了劳动者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推动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等。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个系统工程。全省各职能部门推动了行业完善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党政、工会和社会爱心企业形成合力,为快递、外卖从业人员等建立2120个“户外劳动者驿站”“红色之家”等工间休息场所。全省新建新就业形态企业工会300多个,新发展新就业形态人员入会近4万人。
而此次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通告显示,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就是为了更好地规范网约车行业发展,维护驾驶员合法权益,确保行业健康稳定。
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平台抽成左右劳动者报酬获取。
但平台企业的管理制度、规则和算法往往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统一的行规或法律法规支撑。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劳动保障专业副教授姚芳告诉记者,新就业形态平台方有义务向从业者公告计费规则、收入分配规则;每次订单完成后,在从业者端应同时列明订单的客户支付总金额、从业劳动报酬,保障从业者知情权和监督权。
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模式灵活多变,工作内容、时间、地点不固定,职业伤害风险往往较高。姚芳认为在权益保障的问题上,平台方应当主动普及劳动合同或者协议,保证新业态从业者获得劳动酬劳、社会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其次,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也不容忽视。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集中在服务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低门槛市场的饱和及新技术涌现,劳动者必须提高自身技能才能保障就业优势。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周新发认为,有地方已经推出无人驾驶的网约车,势必倒逼网约车司机提高服务水平、劳动技能,或者掌握新的技能,随时应变。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自身难以承担提升技能培训成本,平台培训投资意愿较弱等挑战。平台公司要激活技能培训内生动力,助力新就业形态经济持续发展。
此外,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拓展新就业形态用工场景,是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新兴崛起的零工平台为例,在平台上发布岗位,通过“网上找工作,线下兼职”的模式有效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与转换。有平台就在酒店行业岗位需求激增的形势下,成功找到了劳动力市场蓝海。
姚芳认为,劳动力市场蓝海的构建,关键在于平台用人理念,要将每一位劳动者都真正看成“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力资本”,研究劳动力市场,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