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市的公共电梯,除了有日常的维保记录外,还新增了一个二维码。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便了解设备的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检验日期与结论等信息。

特种设备智慧管理系统是江门市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慧质量监管体系,推动了市场监管工作的制度重塑和流程再造的重要体现。

通过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水,江门市形成了贯通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了从源头入手、强化过程风险管控、最大程度提升监管效能的模式。这一质量追溯闭环监管的改革实践,为健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格局和社会共治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年来,江门市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强省战略部署,通过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使质量监管环境、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发展状况、质量文化氛围持续优化。

格局之变▶▶“五个纳入”提升质量强市战略高度

2021年,江门举办了首届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大赛以“培育高价值专利,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意识,吸引高水创业团队、高成长专利项目落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全国首个举办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的地级市,江门持续深化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立足根本、掌控全局、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目前,江门市以质量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五个纳入”,将质量强市提升到战略高度,从而构建起全市“一盘棋”的大质量格局。

在高质量发展推动下,江门于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获评A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争先进位,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16年的1.45倍,年均增长6.1%,各项核心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江门产业集聚效应突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江门拥有34个工业大类、142个工业中类和349个工业小类;拥有2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产业基地。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十大战略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均将江门作为布局城市。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少谋表示,未来五年将全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计划,打造区域质量标杆,推动质量创新、工业振兴。全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围绕战略产业集群培育布局高价值专利组合,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模式之变▶▶从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转变

“现场扫码,消费者就能通过‘邑食安’客户端看到学校和餐饮单位的后厨情况。”在第124期“一监到底”查食安执法直播中,检查人员来到江海区华兴小学食堂,扫码了解学校食堂后厨情况。

通过建立“互联网+明厨亮灶”“邑食安”阳光餐饮云台,启用冷库冷链食品“冷库通”系统,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提升食品科学监管能力,有效提升监管质效。据统计,目前江门市监局已对全市100家重点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实行电子化监管;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全市共有707家学校食堂完成升级改造,5832家餐饮单位完成“邑食安”阳光餐饮云台建设。

智慧监管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2019年8月,《江门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1年)》印发,成为全省首个按照省“数字政府”总体建设规划框架编制地方建设规划方案的地市。紧接着,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出台《江门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1年)市场监管领域实施方案》,为“智慧江门”建设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年来,江门市先后建成并推广应用市场智慧监管综合管理台、特种设备智慧管理系统、“邑食安”阳光餐饮云台、监督检查子系统等监管台,综合运用微信、直播等现有渠道,实现“台+标准+社会参与”三位一体、“便民+安民”双管齐下。

监管台的使用,不仅能提前识别风险并进行预警及监管存在的被动、滞后问题,还有效解决监管量大面广、资源不足等瓶颈,使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为例,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系统,江门市通过联合抽查、分级抽查、多项抽查等灵活多样的抽查方式,智能随机匹配“两库”抽查数据,实现抽查系统智慧化、制度流程规范化、清单计划合法化、检查结果公开化、宣传方式多样化等目标。

截至2021年12月底,江门全市160个部门应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已下达抽查任务845次,抽查9773家市场主体;152个部门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下达389次联合抽查任务,抽查1297家市场主体,占总抽查次数的46.04%,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省“跨部门联合抽查次数达到年度总抽查次数10%以上”的目标任务,超出目标任务36.04个百分点。

“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基本监管手段已被江门各级各部门广泛运用,智慧监管、协同监管综合监管格局逐步形成。江门实现市场秩序有效管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改革之变▶▶社会共建质量安全共享质量成果

江门的城市质量精神是“品质侨都、全民共享”,通过系列变革,人民群众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有了跨省智能办照,我们长沙人随时可在江门投资,真是太方便啦。”2021年4月,江门市珀联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湖南省长沙市市民田先生在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成功办理并领取江门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聚焦群众跨省异地办事来回跑、折返跑的痛点、堵点问题,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江门市打通全国银政共享通道,推出商事制度“跨省通办”服务。12月17日,江门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登记银政渠道“31省通办”服务,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4万个建设银行网点超5万台智慧柜员机可自助办理江门营业执照。

打造企业群众办事“最简路径”,打造企业群众办事“最快速度”。年来,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想民之所需,全面推动自身变革,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以企业开办便利度为例,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行“一照通行”改革,推出按需组合“一次申办”、智能导引“一表申请”、并联办理“一键分办”和证照信息“一码展示”,在更大范围、更多行业实现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同时,出台“四个一”举措,实行一表填报、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办理全程电子化业务18687宗,其中无纸化业务9511宗。

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市场主体结构优化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江门市市场监管局铺设“信用联合惩戒一张网”,运用到政策奖补、政府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融资授信等重点领域。通过强化数据应用,健全信息归集、信息公示、信用披露、线索协查机制和跨部门联动响应、联合惩戒机制。

此外,江门在全省率先实施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对全市市场主体生产、销售的工业产品及其经营者建立失信档案和开展失信评级。通过引导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使监管情况一目了然、高风险企业一眼定位、问题对象一链溯源。

系列措施让江门市场发展活力得到持续激发。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64.66万户,同比增长12.30%。2021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4.66万户,同比增长42.60%,主体总量和总量增速均排名全省第6,位居珠中江首位。(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通讯员陈蔓霆)

推荐内容